基于受众心理学,受众具有选择心理。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伯在《大众传播效果》中提出受众由于受原有的态度倾向、观点和兴趣的影响,而倾向于有选择的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信念的讯息,拒绝那些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这一现象。在以往,传统媒体传播中,受众的感受难以度量和被描述,唯一衡量观众感受的途径便是依靠收视率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然而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沟通方式容易“外部性”效应,造成观众感受缺乏关怀感。另外,纪录片长期以宏大的叙事和单一的视觉进入观众的视野,也使观众从日积月累的观影经验中对纪录片形成“沉闷”、“无趣”的固有印象,减少对其关注的程度。
但新媒体的发展,使观众有更多的尝试机会和被服务的感受。各视频网站中,为观众开辟了更多评论的平台和方式,使观众可以根据自身感受在影片中提出或褒或贬的评价,从而直接影响新的观众是否点击播放,增加了观众的“被尊重感”,提升观众对纪录片的好感度、认同感。
四、中国纪录片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发展现状
首先,网络普及化为纪录片在新媒体中的传播扫清障碍。根据《中国经济网》的调查显示,“2014年起,中国已拥有互联网网民6.4亿人,网民规模世界排名第一,和全欧洲50个国家和地区总人口7.4亿相比仅差1亿,比网民数量排名前10位中的其他9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中国有海量的网络信息,有5亿微博用户、5亿微信用户,每天发送信息量达3000多亿条,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在网络上收获了42亿总播放量(注[2])。”由此可见,中国互联网正在成为世界互联网格局中的重要一极,这也为我国的新媒体发展奠定了最重要的一步——网络普及化。网络的普及化为新媒体的传播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用户能通过网络获取新资讯并形成使用习惯。新媒体作为“资讯收集站”为用户提供及时、个性化的资讯,满足用户需求。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中,纪录片也如新闻类节目、综艺资讯类节目等节目一样作为一种“资讯”,甚至一种“商品”便捷地传送到用户的“手中”,打通了纪录片在传统媒体传播中的层层观影屏障,加速了纪录片的传递、流转的速度。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也呈现出加速融合的态势,这也为纪录片的全媒体化发展带来了机遇。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4次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明确了媒体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新”、“旧”媒体的融合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得益于政策的支持以及宏观发展向好的趋势,使纪录片从“曲高和寡”变得“全民可及”,进一步走进公众的视野。除了传统电视媒体的纪录片频道稳步的发展外,不少新媒体网站的纪录片频道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并获得较大的用户点击量。根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新媒体纪录片平台大概可以分为三类:○1长视频商业网站:优酷土豆纪录片频道、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爱奇艺PPS纪录片频道、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乐视纪录片频道、网易纪录片频道。○2广电系视频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实台、凤凰视频纪录片频道、芒果TV纪录片频道。○3其他平台:迅雷看看、中国纪录片网和良友新视界。这些新媒体纪录片平台均为纪录片的有效传播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也为纪录片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媒体推广基础。
最后,随着我国的智能手机的上下游产业链逐渐完善,第四代移动通讯全面普及,受众使用移动端观看纪录片也正成为主流。为了吸纳更多的用户通过新媒体进行观看,新媒体视频网站推出了更多新的播放功能,如“离线缓存”、“流畅播放”、“超清播放”等等,使用户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移动信号便能随时观看纪录片,有效扩大了纪录片的传播途径与受众面。观众无需受到传统媒体的播放时间限制或只有安坐在电脑前才能观看网络视频。这种新的观看方式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根据《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网络视频用户与收集用户的比对可发现,通过手机即移动端观看的用户数量正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见表2)。
随着“纪录中国”、“央视影音”等纪录片播放APP的推出,为观众观看纪录片提供了更专业化、专题化的传播平台,进一步拉近了以往“阳春白雪”的纪录片与普罗大众的距离,而便捷的播放方式也进一步培育了观众通过移动端观看纪录片的习惯,为纪录片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发展的新路径
新媒体为纪录片提供的大众化、观众可选择性、全媒体互动的传播环境,使纪录片摆脱了传统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困境,吸引更多观众关注纪录片、观看纪录片,为纪录片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鉴于新媒体环境的准入门槛低、包容性强等特点,在为纪录片实现海量存储、全民纪录、多向发散性传播的同时,也对纪录片的发展带来隐忧,作品制作水平良莠不齐、无序传播、传播失范等问题将是新媒体形势下纪录片传播、发展面临的问题。因此,草根制作、“全民纪录”并不等于粗制滥造,观众喜好的高质量纪录片才是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叙事方式、内容创新的同时,纪录片品牌的创立、传播方式的创新也是纪录片发展助力之一。而纪录片融资渠道的创新将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迈向商业化将是纪录片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观众喜好的高质量纪录片是发展新导向
1.观众喜好是高质量纪录片的基点。
新时期的纪录片,是具有着独立生命的产品个体,它为观众提供了更多元的服务,尤其是在为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纪录片制作之初选题之时,通过新媒体创作者可了解选题中的关键字或热点词汇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中点击量等资讯,并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不同群体的关注点,从而有目的地制定出有针对性和导向性的纪录片。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就充分了解青年群体的关注热点,以普通人的视角替代宏大的传统叙事手法,以轻松、有趣的表述方式,讲述珍品文物的修复过程以及修复者平凡的故事,深得“80后”、“90后”年轻群体的喜爱。同时,经过精良的制作又使纪录片的呈现方式展示出更为高质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