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纪录片是非虚构的影视纪实艺术,它真实地记录着当下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历史的变迁。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媒介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传统以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介为主导,转而向新媒体传播媒介倾斜。广播电视节目受众的喜好也显现出娱乐化和快餐化的特点。在影视市场中,中国纪录片“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难走进大众视野的困境长期存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当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迈向商业化之路将是纪录片发展的新导向。
本文将运用传播学、受众心理学、纪录片创作理论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中国纪录片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新媒体环境对中国纪录片带来的影响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展现出的特性,探讨出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发展的新路径,初探中国纪录片如何走向商业化之路。
【关键词】:
新媒体、纪录片、受众心理、商业化之路
【正文】:
一、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影视艺术只有通过传播才会有价值,纪录片也是如此。中国的纪录片从1958年发展至今,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上逐年递增,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在相关的学术研讨以及评奖活动都非常活跃,从零的突破,再到频频获得大奖,成绩有目共睹,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树立了标杆,也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望长城》、《话说长江》、《沙与海》、《龙脊》、《幼儿园》、《彼岸》、《最后的马帮》这些经典作品,都是通过各种国际电影节、权威纪录片评奖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介传播,才会有今天如此深远的影响力,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通过中国故事来认识中国,媒介的有效传播,让纪录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接收资讯的方式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也为纪录片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往人们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接收社会资讯,比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但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可随时随地都通过移动终端接收到最新资讯。加之以收视率为评估标准价值体系的确立,“娱乐至上”、“快餐文化”对观众的影响深入,新闻节目、综艺类节目以及电视剧均挤占了各大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纪录片难以占有黄金时段的播放资源、播出时间被严重挤压,使得纪录片的发展进入瓶颈期。
所谓“新媒体”,是指“新的媒介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讯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同时提供涵盖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以及超文本多形态的资讯,全方位无死角”地向用户传递最新鲜、及时的资讯。(注[1])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纪录片开拓出新的传播思路,突破传统播出平台的制约,使纪录片可通过视频网站进行展播,微信、微博、网络社区及论坛与观众进行直接的信息传播与交流。
而近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电视台CCTV-9纪录频道、搜狐纪录片频道、爱奇艺纪录片频道等开播以及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也让社会大众的目光重新投向纪录片,不少广告商也开始对纪录片产生浓厚的投资兴趣,推动了纪录片商业化的进程,使得我国纪录片走出一条受新媒体影响的商业化道路。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
新媒体技术下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与发展——纪录片的商业化之路(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