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在西方早已提出并付诸实践。它强调尊重员工需求,关心员工成长和发展,重视员工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它反对把人仅仅看作生产的 “工具 ”,而是强调人是有多重需求的 “社会人 ”。不重视人本身,是造成员工流失的根本原因。企业把员工当成 “物”来管理,认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了员工需要,其它问题就不再重要。如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在留住人才的对策上,首先想到的是给予更高的报酬。当然物质激励是必要的,是基础性的东西,但不是唯一的。我们看到许多企业的薪酬福利远比同类企业高,但却仍有较高的员工流失率,主要原因在于管理者仍然把员工视为 “经济人 ”,认为你劳动,我付酬,公平合理,除此之外,都与我无关。有的企业员工工作场所 --食堂 --宿舍三点一线,企业没有文娱活动,员工生活单调枯燥,倍感疲惫。同时,这种简单的工作关系使员工没有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只要遇有不顺意的事,就想离开。管理者树立 “以人为本 ”思想的意义在于,一个企业有了合格的员工,才会有好的产品和好的市场,也才会有好的利润,员工应是第一位的。这种人本精神应贯彻在管理各环节,从员工招聘、培训、工作设计、薪酬福利制度、职业生涯管理到激励体系,都应考虑员工的需要和收益。管理过程中尽量少使用处罚性措施,多采用表扬性激励,使员工有受尊重的感觉。其结果必然是关心培养了员工,也发展了企业,真正实现个人与企业的 “双赢 ”。
2、建立公平的用人机制
企业要形成人员竞聘、人员使用、人员管理的市场化。在社会上进行员工招聘,在内部也要引入竞聘机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员工的选聘、选拔、考评方式。人才的发现和评估不仅仅由企业业主个人决定,而是实行民主化管理,变 “相马 ”为“赛马 ”,号召员工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3、建立适宜的培训计划制度
由于民营企业员工的业余时间一般较少,很多员工缺乏继续学习的条件,从而担心知识老化,不能适应个人长期发展的要求,因而急于获得学习机会。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满足了员工的愿望,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从而产生与企业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愿望,并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坚定了长期为企业效力的信心,减少了员工的流动率。
4、建立灵活、机动的激励机制
企业激励的重点应该从外部激励转向内部激励,从短期激励转向长期激励,薪酬设计上要实现宽幅化、多样化,如股票期权、沉淀福利制度等现在成了企业最能拴住人才心的有力工具,特别是对核心人才来说。
5、帮助员工构思职业生涯的规划
职业生涯的设计是以满足企业日后的需要为目的,应具有较强的预见性,适应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也就是说,这项设计是企业和员工对多变的未来的一种联合的回应措施。制定时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员工的不同起点、不同特长、不同需求分别对待。职业生涯计划还应该保持相应的稳定性,轻易更改个人发展规划,规划就毫无意义,无法起到对个人发展的指导作用,因此制定时要慎重考虑自身的性格、优势,谨慎定位。
(三)增强企业凝聚力
要改善企业的过度流动现象,必须设法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对员工的亲和能力,凝聚力强,企业各级员工就会形成团结的集体。
1、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
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谐的工作环境对于保持员工队伍起着重要作用,企业主应该把改善工作环境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且也稳定了员工的队伍。由于人具有社交方面的需求,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人心情舒畅,因而日益为员工所重视和向往。
2、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尽管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没有明确地创立本企业的文化,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随着企业的发展过程已经潜移默化地形成基本的雏形,成为人们尚未意识的一种群体属性。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认同的共同的价值观,它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因此,它对稳定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通过一系列管理行为来体现,如企业战略目标的透明性,内部分配的相对公平性,人才使用的合理性,职业保障的安全性等,均能反映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人对集体的认同,希望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相依的关系,最终使员工依恋并热爱自己的企业。但企业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引导、灌输、示范和融入制度里,继而融入员工的思维和行动中。这一工作虽然艰难,但要自觉地去做,就一定会有成果。出色的企业文化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对员工的吸引力,是其它吸引物无法比拟的,因为它张扬的是一种精神,它打动的是一颗心。企业主应善于利用企业文化,制定密切结合企业需要、为发展企业服务的文化氛围,并通过倡导企业文化,帮助员工认识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并能够长期加以保持。
3、以岗用人
招聘应本着招到合适所招岗位职能的人,而不是低薪招无能之辈或是高薪聘高于职位描述的能人。我觉得要控制好企业的员工流失,应该是从招聘开始的。很多企业都是盲目地找些高学历的,而没考虑到所招的人员是否与公司的发展相结合,试问你所招回来的人员的技术能力远远超过其所在的职位的话,工资是定的了,又怎么能留得住了。我是主张招人时,以合用为原则。招进合用的人就会为后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减少压力,流失的员工自然就少了。这样,人力资源部就较好按照公司的发展来控制员工的流失。“八分人才,九分使用,十分待遇。”这是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概括的留人之道。不难理解,留住人才的方法很多,减少员工流失率的办法也涉及方方面面。“九分使用 ”说的就是发展,把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做好规划。“十分待遇 ”说的不就是公平的薪酬和良好的福利待遇?而领导的关心和激励、良好的企业文化等等都能吸引人才,有助于留人。此外还应该要进行定期的员工满意度调查、进行有技巧的离职面谈、提供员工喜欢的工作环境和培训、将绩效评估和职业发展紧密结合、招聘和现实工作的对应性与预估性、厚待高层员工和骨干员工、重视对团队的奖励、对不同的人员要用不同的激励措施、设计适合员工需要的福利项目、考察企业员工薪资在同行业中的竞争性。
六、结语
总之,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控制员工的流失,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应该注意“留人先留心”。当今,心理学已广泛运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且颇有成效,从而说明了这一点。只有真心尊重关心员工,体察其需求,帮助他们成长进步,给他们营造发挥自己的才能,企业自然能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 傅夏仙.人力资源管理[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222-239.
[2] 王一江.孔凡敏.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沈祥根.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J].《中国经贸》,2009.6.
[4] 吴月华.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研究-BASES公司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5]. 何永煜.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6]. 陈红,王景波.如何留住员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 张月寒.企业员工流失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