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银行的失信
近年来,中小型民营企业不讲信誉,不履行合同,拖欠银行贷款时有发生。 企业老板跑路是企业逃避债务的主要表现形式,企业开办人或经营者在纠纷没有发生前就出走,其资金流向无法掌握。企业开办人不完全出资或虚报或抽逃注册资金逃避债务。一部分投机者将虚假出资美其名曰合资经营,实质是挂靠经营,没有实际出资,企业经营活动由个人任意操控,注册以后以抽逃资金的方式欺骗套现很常见,一般企业把借来的资金用来注册公司,公司并无实际经营,只是个皮包公司,更有甚者到处诈骗,使得所欠债务都讨不回来。
企业不讲信用的行为使银行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在没有可靠担保的情况下,现在部分银行都严格控制对小企业的放贷。致使一些有能力、有口碑、讲诚信的企业也无法通过正常融资来扩大发展。在一些金融环境相对比较好的浙江省一带,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五、塑造民营企业诚心价值的建议
(一)建立企业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
加强中小型民营企业诚信建设,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它作为上层建筑,是公认的企业经营的灵魂,是管理的最高原则,它是以无形的、非计划的、观念的形式来调控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的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企业伦理,而最内层应是企业的诚信,它对企业道德伦理建设具有核心意义。简而言之,企业的诚信也就是企业最具竞争力的部分,无论是以哪种方式来获取利益,都必须时刻坚守诚信这一基本的价值底线。因此,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把诚信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中。
中小型民营企业应该在经营活动中坚守诚信,在企业内部形成诚信的精神氛围,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利益,不损害对方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企业文化包括两层涵义,道德自律和文化自觉。在生产交易过程中,不仅要加强管理者的诚信道德建设,也要注重加强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二)加强管理者的诚信道德教育
企业诚信文化贯穿于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是依靠企业管理者有意识地形成的一种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中小型民营企业关键要靠管理者来建立诚信文化。企业的领导者和高层管理人员是经营企业的决策者和实施者,而他们的诚信品质会对员工产生巨大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他们行为的诚信与否也将直接传递给员工,即“上行下效”。在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组织的一次调查中,有九成的被访者认为,企业的欺骗造假与企业负责人的人品、道德素养直接关联。由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自身的特征,应更加注重加强企业管理者的诚信道德教育。因为他们拥有决策权,企业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都是由他们制定和执行,因此制度反映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这些规定引导着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方向。
在建设企业诚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企业领导者、管理者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诚信文化素质,形成领导者对诚信的主体自觉意识。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作用,使领导者在处理自身与经济对象的关系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第一、企业管理者要有正确的道德标准,明确的企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企业目标,要将自己摆到与职工平等的地位,不能搞企业特权化,管理应该遵循或者说必须遵循诚信,并将诚信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应该不定期的开展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培训,通过上课、会议、各类报告、实践活动等形式来提高管理者关于企业诚信的职业道德修养。第二、在确立了正确的道德标准后,企业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明确企业诚信文化的地位,以企业的品牌树立和长远发展为着眼点,注重提升员工对企业诚信文化的认同感,将企业诚信文化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诚信道德教育要注重方法,采取正面灌输、个别指导、榜样示范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要将细致耐心的教导与科学规范化的严格管理结合起来。
我国民营企业诚信价值研究(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