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民营企业诚信建设的监督机制
第一,加强消费者的监督。中小型民营企业失信行为的最大最直接的受害者是消费者,但是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又直接的促使了某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失信行为。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够高,总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吃点小亏无所谓的心理,也纵容了企业的失信行为。所以,要提高消费者的认识,并通过有效手段来调动消费者的维权积极性,提高其维权意识,只有不断加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有效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
第二,加强媒体的监督。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大众媒体不仅要多传递企业诚信行为的正能量,也要披露反面典型,公开曝光企业的失信行为。而媒体的监督有时比行政和法制监管要有效得多。这也要求大众媒体要怀有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勇敢揭露企业的失信行为,迫使失信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促使中小型民营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真实的商品信息,引导企业践行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
(四)加大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
加大对企业失信的惩处,是确保诚信制度能够正常执行的有力保证。假如惩处机制不能有效执行,企业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诚信行为就难以彰显,必然会令企业守信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这也一定程度纵容了企业失信行为的产生。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评价,首先要建立起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信用评估与监督机构,并要充分重视中小型民营企业失信惩处机制的完善。加大对不履行合同的相关利益人的处罚力度,减少违约的发生。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宣布破产的要实行清偿制度。对蓄意拖欠或欺骗银行贷款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可以采用《企业破产法》中的相关条例,要求中小型民营企业破产还清银行债务,如果拒不履行可由相关部门强制执行清偿。对凡有不良信用记录在案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由各地工商和信用管理机构进行通报和登记,各地工商部门应对信息加以共享,规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允许企业经营者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注册开办企业。总之,要提高企业的失信代价,致使企业失信后果不堪设想,使部分带有投机心理的人彻底打消失信念头,同时还要加强失信惩处的执行力,对企业失信的惩处真正落到实处。
(五)加强企业征信体系建设
国内外经验表明,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采用企业信用管理系统,能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能力。要建设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信用体系,这就需要在我国创造条件,让一批按从事征信、评级、调查的企业快速成长起来,使他们按照市场游戏规则来运行,真正实现征信数据的实业化和市场化,努力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损害交易主体利益情况的发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社会化的诚信服务行业,逐步构建起涵盖经济社会全局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使市场经济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六、结论
推进民营企业的诚信建设当前的切入点应是加强制度建设,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受害者赔偿救济制度,加大行政处罚力度,让失信者无机可乘,在经济上得不偿失,通过扎紧诚信法律制度的“篱笆”,让民营企业不敢冒失信的风险。而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曝光各种失信行为,让民营企业失信者因自己的失信行为受到舆论的谴责和大众的唾弃,也应是推进民营企业诚信建设的重要途径。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的失信问题有赖于全社会的协同努力。只有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实践,通过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引导广大民营企业主及其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到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和诚信建设实践中来,让诚信经营成为民营企业的自觉行为,促使民营企业主主动走上守信的正道,方是解决失信行为的根本之道。
参考文献:
[1] 牛永辉.浅析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J].当代经济.2015(27)
[2] 任怀玉.谈如何构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档案[J].中国包装工业.2013(06)
[3]苏桂红.关于商业经济视域下的诚信问题的探讨[J].商.2014(17)
[4] 李越,王伟.全员全方位构建诚信企业[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15)
[5] 孙崇铭.诚信 企业发展的基石[J].中国商界.2016(12)
我国民营企业诚信价值研究(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