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选题背景 2
二、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2
(一)产业发展和经济安全的需要 2
(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需要 2
(三)遏制资产投资泡沫化的需要 2
(四)保证社会公平的需要 3
三、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及其效果 3
(一)2017年调控政策及效果 3
(二)2018年调控政策及效果 4
(三)2019年上半年调控政策及效果 5
四、对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建议 6
(一)加快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避免频繁短期剧烈调控 6
(二)增强对房地产区域特点把握,突出地区调控政策差异性 6
(三)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结构调整 6
五、结论 6
参考文献 7
一、选题背景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此次表述,提到了住房制度建立的内容,即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模式。“多主体供给”的表述是希望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而“多渠道保障”的表述则是希望后续对各类住房供应有更全面的发展,比如说共有产权住房的建设。而在租购并举方面,过去的常规表述更多的是“购租并举”,现在“购”和“租”两个次序有所转变,体现了租赁市场发展的紧迫性。当前此类创新正积极展开,从供给端发力,填补了市场空白,也吻合了市场新需求。总体上说,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住有所居是关键领域。
二、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产业发展和经济安全的需要
由于房地产关联行业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强,因此,在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房地产业主要带动的关联产业包括金融、原材料型产业和服务性产业,因此,房地产业的运行状况与发展水平,会影响到诸多产业的繁荣与衰退。我国当前房地产业处于从初级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在初级阶段,房地产行业对于原材料型产业的拉动作用巨大,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逐渐成熟,与房地产业相关服务业的推动作用会更明显。此外,房地产业与金融行业密切相关,当房地产业出现严重问题时,能直接影响金融安全,进而可能引发严重经济危机。正因为房地产业这种特殊地位与巨大影响力,中央与地方政府始终采取各种手段与措施,对房地产市场实施有力的宏观调控,力求在市场发挥积极调节作用的同时,能有效克服市场的失灵,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
(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需要
虽然社会资源以市场配置为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市场配置资源也存在着自发性与盲目性等缺陷。作为房地产市场由于具有吸纳资金和社会资源量大的特点,如果资源配置出现严重问题,不但对经济和社会造成极大影响,而且对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和破坏。尤其是前几年房地产业的非理性发展导致全社会企业纷纷投资房地产业,忽视主业发展,社会资本大量流入房地产业,这对其它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挤出效应,这样的社会资源配置必然会出现严重问题,加剧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畸形化发展。因此,为克服市场失灵,保证其健康运行,政府必须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尤其是作为房地产基础的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迫切需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其合理配置。
(三)遏制资产投资泡沫化的需要
浅析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效果(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