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研究我们已经总结出组织社会化程度与员工心理资本呈正相关关系,然而心理资本作为一种个体差异变量,影响因素既有来自于先天的遗传,又有来自于后天环境的培养。而后天环境的培养就包含了个体在进入组织后的企业环境的影响。而组织社会化作为个体认同组织目标和调整行为规范的过程,要求个体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工作态度等来融入组织和团队中。在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组织当中,员工受到的来自后天环境的培养更加充分,从而提升了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
(三)加强心理资本干预
从心理资本本身而言,怎么样来提升员工心理资本水平?当然是在了解了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之后,对于部分心理资本水平较低的员工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资本干预,通过这种方法来提升员工心理资本水平。例如可以通过员工培训来使得企业员工对于心理资本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让其自身进行自我强化。
(四)制定制度
对于组织所有员工而言,除了可以让员工得到更多的组织支持感来提升心理资本水平之外,也可以在整体上制定更加合理的制度来统一规范企业员工,例如制定和完善员工心理资本的认识体系等。通过具体的组织制度来提升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及希望水平和回复力,从而能在整体上提升心理资本水平。
参考文献
[1]付丽,饭店员工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2010.
[2]张小兰,甘肃移动公司员工心理资本开发与应用研究(D),2011.
[3]王飞.国家公务员心理资本开发(D).2011.
[4]牛黎.国有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的研究(D),2009.
[5]李丹.基于中国基层员工团队的团队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D),2014.
[6]方婧婧.企业研究人员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研究(D),2013.
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