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物流信息化建设人才不足的难题,就一定要加强物流信息高素养人才的培育。在企业内部健全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优秀物流人才的奖励力度,提高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另外聘请行业专家对定期来企业对员工进行物流信息技术的指导。积极与物流培训机构合作,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多途径全方位造就一批业务能力强,信息技术过硬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建立站点级别、部门级别等不同维度的 Super User 制度,由 IT 组织各站点、部门的 Super User 进行集中培训,Super User 负责下一级别的信息系统培训,整个培训过程需要先制定培训计划,逐步深入;IT 部门定期组织信息系统知识考核,对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Super User 负责汇总信息系统终端用户的系统使用反馈及需求列表;设计开发问题反馈信息系统,面向内部用户增加反馈渠道,同时也促进内部用户之间的知识分享。
(三)推进业务信息系统整合,明确信息系统规划
各项业务实现联动,高效整合资源。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来合理地布局全国的网络,确保公司的信息可以实现共享,解决以往各个部门在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保证业务不受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高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抢占市场的能力以及规避风险的能力。依托于科学而有效地整合内外部各项资源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管理以及生产能力、物流服务能力、蓄积能量的能力,为公司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平台实现完美对接,精准地把握市场。我们应该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公司发展的需求来对接各个平台,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整合各项物流资源,提升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性,这对于公司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信息系统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公司必须要加以重视,决不能敷衍了事。努力地实现信息平台的集成对接,从多个方面入手来增强员工的建设意识。如果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能力大幅度提升,其就可以将同业竞争者甩在身后,利用此把锋利的宝剑来披荆斩棘,占领制高点。信息系统的构建对于我们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切不可掉以轻心。
确定业务的地位,统一信息化管理流程。必须要努力地规范管理流程,按照既定的设想来进行操作,确保各项工作可以实现有序化。信息化管理流程的研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牵涉面较广,需要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加以操作,切实做到“业务先行,信息化步步紧跟”,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将信息化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出来。
对内部资源、外部资源进行整合。资源在公司的独立运行模式已然不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资源是公司发展的基本优势,最好能够使公司各个机构之间得以共同享有,在外部对银行、客户、各子公司加以整顿、调合。通过对外部及内部资源加以整顿、调合可以促使资源得以有效、灵活地应用,能够拓宽业务渠道,扩展业务范围,提升监管效率,更有效地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服务。明确其信息化建设历经开始、推广 、控制、整合等阶段,当前其处在强化信息化的整顿调合、整体达到信息体系和数据的共同享有阶段。所以,必须把“整顿、调合”视为其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加大对一体化物流服务平台的关注,促使其得到更好地发展。在此情况下,必须要促使内外部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利用公司现有人才、信息技术、网络布局等资源优势,结合物流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透过一系列信息化手段,促使流通业务之间实现贯通,从而打造出供应链各流程环节标准化的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传统业务模式的交易不透明、合作方之间缺乏信任、执行和流程存在漏洞等诸多问题。准确 把握供应链中各个方面的服务需求,不断完善一体化平台的功能和关键业务逻辑,提升在市场竞争中自身的信息化实力和特色。
四、结语
当前,传统物流业的弊端逐渐被凸显出来,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现代物流业开始崭露头角。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物流公司开始着手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希望借助于此来开拓市场,最终在同行当中脱颖而出。其实,如何定位信息化建设,编制出符合物流企业公司发展需求的科学方案是目前建设部门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在分析和比对各项资料的基础上,秉承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原则,物流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问题,对于其建设的可行性做出了相关论述。在具体操作进程中,应该努力地整合资源,搭建供应链式的物流服务平台,努力地增强员工的意识,从多个方面着手为具体的建设工作清除障碍。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企业物流的建设工作进行分析时发现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其实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公司各个部门实现联动的前提,也是公司和客户互动的平台,能够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若想高效地开展此项工作,就必须要从资金投入、复合型人才培养、构建评估机制等诸多方面入手来开展前期的准备工作,提高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搭建功能较为完善的平台、对接各个系统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建设手段,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以后还需要开展评价工作,如此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然后依据现实状况来加以调整。
受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问题还没有做到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某些研究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阶段。部分观点的论证工作还没有深入开展,可能对于最终的判断会产生负面影响。在今后,我将继续开展此方面的研究,着重关注本次研究的不足,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制定更完善的优化方案。
参考文献
[1] 毛子文,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商贸.2014(01)
[2] 黄吉蓉.A物流公司信息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5
[3] 李静.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2
[4] 陈烨.浅析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建设[J].物流技术.2014,21:438-440
[5] 鲁明珠.企业物流信息化战略规划及实施研究[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0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