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1.员工激励的概念
激励到底是什么?差不多所有的激励理论,都透着一个共同的基本原理――人们愿意做那些能够得到报酬的事情。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发现,按时计酬的员工一般仅发挥20%-30%的能力,这样可保住职业而不被解雇。如果受到充分激励,员工的能力可发挥80%-90%,其中50%-60%的差距因激励的作用所致,这一定量的分析不得不使人感到吃惊。因为每当出现困难时或者影响生产绩效与任务完成时,大多数企业的领导人与管理人员,总是首先想到设备与工艺的改进,企图通过提高强度负荷来渡过难关,却不知在他们周围有如此巨大的能力而未被利用。如果他们把注意力放在运用激励手段以开发人力资源上,那么在同样的设备与工艺
条件下,必将取得难以想象的巨大效果。
2.1.2 激励的原则
1.目标结合原则
在对员工进行激励的过程之中,对目标进行设定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设定的目标一定要和企业的目标相吻合,不然的话就会和企业的目标脱轨。目标的设定还一定要符合员工个体的相关需要,不然不能够使员工的目标效益得到提升,不能够实现激励预期的效果。仅有把企业和个人的目标进行有机的结合,让企业目标里面囊括更多的个人目标,如此才能够获得预期的激励成效。
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员工有着物质以及精神方面的需求,那么所采用的激励方式同样也应该为物质以及精神方面两种激励的有机结合,由于物质方面的需要作为人最基本的需要,也作为最低层的需要,物质方面的激励所起到的作用是表面的,激励的层次非常有限。所以,由于生产力以及员工素养的逐步提升,应将重点转至更高的需要之上,便是精神方面的需求。换言之,物质方面的激励作为前提基础,精神方面的激励作为根本,基于两者站台之上,精神方面的激励逐渐占据了主导。这个方面我们应该极力避免走上极端,防止拜金主义、唯意志论亦或是精神万能论出现,实际表明两者在分开的情况下均是不全面的。
3.正激与负激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所提出的强化理论能够将强化(即激励)分成正、负两类。正强化和负强化均作为必须摒弃有效的,不但会直接作用到当事人身上,并且对于周围别的人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利用构建正面的典范以及反面的典型,来构建起一种良好的风气,生成无形的一种压力,让企业的整体行为能够更加具有积极性。可是由于负强化会产生消极方面的作用,易发生挫折的心理以及行为,所以要谨慎使用。所以,管理人员在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时候应将正强化与负强化进行有机的结合,让正强化始终占据着主导的位置,将负强化作为辅助。
4.按需激励原则
激励的出发点就是让职工的相关需求得到满足,可是职工具体的需要有着差异,由于个体和时间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需求特征,而且仅有对其满足最需要的需求(主导需要)进行满足,才能够发挥激励的最大效用。所以,管理人员在开展激励的时候,不能够走上经验主义的道路,一成不变。
5.民主公正原则
公正作为激励之中一个基础性的原则。假使不能够做到公正,奖罚不明,不但不能够获得理想的成效,还有可能会产生反作用。公正即为赏罚有序而且要适宜。
2.2 激励机制的内容与作用
2.2.1 激励机制的内容
所谓激励机制,就是把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某种制度反映出来的方式。
1.诱导因素集合
用来激发员工潜能的各种奖酬资源就是所谓的诱导因素。
2.行为导向制度
所谓行为导向制度,即组织通过制定某种规定来引导成员的行为方式和努力方向。
3.行为幅度制度
所谓行为幅度制度,即用来控制因诱导因素所激发的行为的一系列规则。
4.行为时空制度
所谓行为时空制度,即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制定的奖酬规定。
5.行为归化制度
所谓行为规划,即组织对未达到要求或是违反了组织行为规则的员工进行教育和处罚,这种教育又叫做组织同化。
2.2.2 激励机制的作用
1.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将激励机制融入企业管理,不仅是企业开展现代化管理工作的表现,更好地向未来发展的重大举措。激励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效果呢?因为通常情况下,人们所做的事情如果对自己有利害关系,就会在工作过程中格外地认真和专注,由于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所产生的压力就会转化为工作中的动力,激励的作用也因为员工有相应的需求而得以实现。所以,激励措施一定要符合员工的需求,才会发挥其最大的功效。而且,正确的激励方式也能够促使员工产生高层次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效益会受到其内部环境以及员工能力与态度的影响,而员工态度在三者之中影响最大。管理学家通过不断地实践研究指出,一个人在没有激励的状态下工作,工作能力只有他实际能力的两到三成,但在充分激励的状态下,他就能发挥出八成以上的能力开展工作。由此可见,激励是一种提高员工潜能与创造力的有效措施,能够大大提升企业效益。
2.能够让优秀员工更具成就感和归属感,增强员工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的方式,除了开展员工培训活动,采取激励的措施也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企业可以对素质高且勤学上进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比较高的福利待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优秀员工有成就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加努力地服务于企业;也会给其他员工以榜样和鼓励,使他们能够自觉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在得到回报的同时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能够很好的留住和吸引高科技优秀人才
当今,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中几乎都面临着这类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例如,员工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高中以下学历者占多数,迫使他们只能去做纯粹的体力工作,而在企业运作管理以及高科技创新方面,人才寥寥无几;反过来说,很多专于经营管理和高技能的人才也不愿意留在这样的企业中,导致人才极度匮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大力推进激励机制的建设,争取到更多的人才为企业服务。
4.能够促进员工的素质提高
我们除开能够通过培训活动提高职工的整体素养以外,还能够通过激励手段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养。比如企业能够给那些综合素养高并且工作努力的职工予以相应的奖励。从而使优秀的职工获得更高的成就感以及归属感,最终让他们更卖力的工作;而且这样也能够给别的职工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有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