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个体成长激励
1.予以教育以及培训上的机会
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对职工进行教育与培训作为职工实现有效发展的动力源泉之所在。而且基层职工对于学习与培训的机会也是非常重视的,此外他们也能够快速的对新知识、新理念以及新技术进行接受。因此企业一定要给职工提供学习以及培训的机会,以确保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够实现及时的更新,进而确保职工的目标能够和企业目标实现有机的统一。根据一次公司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报告来看,公司在这方面做的还可以,有35%的基层员工感到满意。
2.设计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发展,又称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遵循一定的道路(或途径),去实现所选定的职业目标。依据此定义来理解职业发展规划,就是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的一种策划。员工个人和组织在员工职业发展的管理上不能也不应是截然分开而必须相互结合,因为人尽其才就是对企业最宝贵资源的高效利用。
在企业内部,职工所追求的并不单单只是物质方面的需求,更为关键的是,职工还把企业当作是展示自身能力的一个舞台,他们期望在这个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予以平等的成长机会以及晋升机会。以使职工在企业内部获得满足感。
通过展开相关的了解我们发现,企业内部职工通常都有较强的成长需求以及欲望。
而为了使他们在成长上的需求以及欲望得到有效的满足,企业就应该给他们予以良好的发展机会,以确保他们的潜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进而调动他们在工作上的积极性,最终促进企业目标的有效实现。
3.健全人才晋升机制
通过展开相关的了解我们发现,构建起完善的人才晋升机制作为促使职工职业生涯实现有效发展的一个关键性举措。但是企业要想完善内部晋升机制的话,便要先了解职工个人的需求以及其在职业发展上的目标,并在这一需求和目标是基础上来为职工予以极具针对性的发展机会,此外还应该弄清楚职位晋升的具体条件以及程序,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这一原则,对于职工在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展开全面、客观以及公正的评价,确保所有职工都能够得到公平的晋升机会。在了解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职位晋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让优秀职工的才能得以有效的展示,让其职业发展规划得以有效的实现,第二,给企业储备高素养的人才。但根据这次员工满意度调
查报告来看,公司的基层员工对公司的晋升制度很不满意,其中有 35%的基层员工感到不满意,只有 8%的基层员工感到满意。从这两个比例来看,公司要努力改善员工晋升
制度。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服从于公司总体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服从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员工激励工作的内容理所当然应该反映或者围绕企业战略的实现,或者说计划和实施员工激励的工作应该站在影响公司战略目标达成的层面。本文首先对GXLT公司激励的现状进行分析,查找弊端和不足,为激励体制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以提高组织激励、实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从建立激励机制所应具备的的基础与能力、影响激励方法选择的因素,如何设计关键激励指标,如何有效实施考核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本文也说明激励并非选择最好的办法,而是选择最适合自己企业的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对GXLT公司员工激励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发现,GXLT公司虽然在进行员工激励,但考核仅流于形式,有考核未实施和无考核的部门占了绝大多数,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就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督措施来保障员工激励体制的正常运行。对企业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对考核信息进行整合,例如管理损耗、资源配置、人力
资源、岗位设置、工作问题等信息,合理运用考核信息,对企业在人才培养、经营管理、工作决策等方面给予信息支持。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部门经理在对所属员工的考核时,因结果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收入,所以在上报考核结果时出现全部良好或全部优秀的情况。考核委员会对此也无据可查。这样以来,员工本身的工作积极性会逐渐丧失,公司的业绩也势必会受影响。对此,笔者建议GXLT公司增设一员工激励监督小组来对考核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监督小组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对这次考核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对考核评定结果全部一样的情况有权责令其重新评定。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相应的
激励分析,即是指对本周期激励管理的全过程所进行的评价和分析。本文以GXLT公司员工激励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在此
基础上,对GXLT公司员工的激励现状进行分析。该公司目前的激励措施分为两种,一种是经济性激励,一种是非经济性激励。GXLT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技能岗位工资制度,对以下几项要素进行评价,即劳动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技能、劳动责任等,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为主,严格遵守国家、各地区以及公司制定的薪酬福利机制,确定高层岗位、中层岗位以及底层岗位的薪资标准,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的薪资福利进行区别。进而将激励作用充分发挥。集团为所有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为部分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为集团做出最大贡献的工作人员缴纳医疗保险,保障其基本生活,帮助部分员工解除后顾之忧。近年来,GXLT公司对员工进行激励时主要采取的是非经济性激励手段,例如文化激励、竞争激励、负面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但经过详细的分析,该公司在员工激励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激励主体单一,缺乏必要的反馈,同
时激励指标设立缺乏针对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在尽量理解现代员工激励的核心内涵基础上,运用现代员工激励理论中有关考评的原则、考评的方法、考评的流程和激励沟通等问题的成果,特别是吸收了员工激励与企业战略关系理论的成果,构建了员工个人激励与单位团队激励相关联的员工激励体制,从而使得公司的战略在个人激励提升同时得到落实。总而言之,激励牵涉到组织成员的切身利益,且实施难度较大,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可控因素。新的激励机制相比以往的激励机制可能会给员工在心理上造成很大冲击,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出现。所以在考核实施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加强考核主体与客体的
沟通,及时发现不足,改进和巩固激励,从而提高组织整体的经营激励和效率。
41
参考文献
[1] 刘正周.管理激励[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 胡八一.这样激励最有效:员工激励十大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黄瑜.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精要[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
[4] 黄钟苏,高晓博.经理激励与股票期权[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
[5] 张建.浅谈有效建立企业激励机制[J]价值工程,2012(35).
[6] 隋志纯.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J]中国商贸,2012(5).
[7] 孙光明.关于企业激励机制应用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2(14).
[8] 张浩.旅游回扣现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
[9] 王永锋.企业激励机制的设计[D].天津大学:工商管理,2005.
[10] 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1] 姜莉.浅议旅游企业的激励机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3).
[12] 马洛斯.人的动机理论[M].华夏出版社,1987.
[13] 吴高生.企业的知识激励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08.
[14] 王永锋.企业激励机制的设计[D].天津大学:工商管理,2005.
[15] 顾斌,周立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7(2) :
79 一 84.
[16] 刘旺,杨敏.旅游资源保护激励机制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5).
[17] 刘民坤,杨鹏.动因、战略与治理:中国旅游企业集团化的反思[J].商业研
究,2008(6).
[18] 魏忠.云南省国有旅游公司治理结构与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高
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2007.
[19] 田文涛.XZ 旅游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工商管理,2011.
[20] 谢天添. 基于企业激励机制实现的路径探析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
技,2012(12).
[21] 肖明,李忠民.企业核心员工激励问题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02).
[22] 李乐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下的企业激励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企业管
理,2008.
广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 GXLT公司员工激励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42
[23] 郭宪春.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归的对策研究[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2).
[24] 苏一凡.广东省留学归国人员激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2(4).
[25] 冯华,王仪祥. 从企业理论分析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计对国有企业的
一个理论机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4).
[26] 殷传伟.试论企业文化在企业激励机制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电子商务,2010
(9).
[27] 苏一凡.广东省留学归国人员激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2(4).
[28] 哈罗德﹒J.莱维特,自上而下-永恒的层级管理[M]. 商务印书馆,2009.
[29] 程江,激励的本质与主体性的转化[D].电子科技大学:企业管理,2012.
[30] 龙小兵,知识型企业员工非物质激励机制与创新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管理
科学与工程,2012.
[31] 姜学洙,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商业文化,
2011(10).
[32] 花双莲,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理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会计学,2011.
GXLT 公司员工激励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