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运用各种激励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诱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这只是一种“诱发激励”,而员工如果能做到“自我激励”,那么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激励方式。“自我激励”能够使人获得长足和持久的工作动力,体现出了一个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做到“自我激励”, 需要有一种认识自己、征服自己的崇高境界,但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持之以恒,要经常对自己进行激励;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给自己加压,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严于责己,及时改进;必须要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它来源于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和对个人成长的强烈要求;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有敢于解剖自己的勇气,对自己的优点不夸大,客观地给予肯定,不断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不掩盖,认真对待,及时改正。
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积极性,是人本管理的核心,面对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管理“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企业的繁荣和发展必须要依靠每一位充满工作热情的员工,他们将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引文注释:
(注1)杨文士、李晓光:《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3版,第252页。
(注2)杨文士、李晓光:《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3版,第254页。
(注3)杨文士、李晓光:《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3版,第252页。
(注4)杨文士、李晓光:《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3版,第256页。
(注5)[美]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89页。
(注6)张德:《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10页。
(注7)李剑锋:《组织行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73页。
(注8)刘仲康:《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3版,第321页。
(注9)李剑锋:《组织行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142页。
(注10)李剑锋:《组织行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209页。
(注11)张德:《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24页。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2、申明、李剑:《以人为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1月第3版。
3、杨文士、李晓光:《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3版。
4、李剑锋:《组织行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5、吴培根:《企业领导方法与艺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6、刘仲康:《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3版。
7、[美]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8、王杰、高敬、南兆旭:《哈佛模式--人力资源员工激励管理》,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如何对宝钢作业区的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