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沟通是指人们在进行沟通时,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并存的沟通方式⑹。混合沟通同时具备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的优点,所以效果更好,沟通效率更高。人们在沟通时,常常会遇到仅靠口头语言难以表达的时候,这时就需要借助间接沟通进行书面沟通,以便充分地沟通思想。混合沟通不仅使沟通双方可以进行及时地互动沟通,还可以进行延时沟通,因此表达比直接沟通更准确。所以,混合沟通是最充分的沟通方式。
2.沟通质量的评估标准
上面我们谈论了三种的沟通方式,对直接沟通,间接沟通和混合沟通有了一些基本概念,接下来我们从具体的指标来评估各种沟通方式所能达到的沟通质量。主要从生动性,互动性,广域性,机动性,储存性,信息到达率等六个方面来评估。(以总分30分,每个级差1.5分来测评上述六项指标:)
特点
沟通方式 生动性 互动性 广域性 机动性 储存性 信息
到达率
直接沟通(面对面) 28.5分 25.5分 19.5分 24分 21分 27分
间接沟通(书面) 12分 18分 27分 21分 25.5分 28.5分
混合沟通 30分 30分 19.5分 24分 24分 27分
透过对比不难发现,不同的沟通方式各有其优缺点。直接沟通具有生动性好,表达充分,沟通快捷,即时互动能力强等优点;间接沟通具有表达准确,可以反复阅读,便于保存,延时性强等优点。混合沟通则综合了以上二项的长处,具有沟通效率高的特点,特别是面对面的混合沟通是沟通效率高,沟通最充分的沟通方式。由此可见,我们要提高沟通质量,应该多用混合沟通的方式。单纯的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通过对沟通方式的评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不同的沟通方式能够对不同的沟通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力。下面我将以上的三种沟通方式再简化成二大类:言语的沟通和非言语的沟通。通过这二方面来看在现实生活中,沟通方式对家长,老师与孩子的沟通质量的影响。
3.使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提高与孩子的沟通质量
(1)言语的沟通方式
言语沟通是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又可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二种形式。
① 用口头沟通影响对孩子的沟通质量。
当知道各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后,我们就具体地看看它们各自在实际场合中发挥的作用。说到沟通,最常用的就是口头沟通。面对面的口头沟通方式有很多优越性:生动,互动性好,灵活机动,信息到达率也高。然而正确运用口头沟通却不是件简单的事,它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操练。对于说话,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声带是好的,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基本上人在一岁左右就开始学习说话,到了四岁左右已经能完整地表达个人的意见了,所以说话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可是中国人有句话:一句话可以把人说活了,一句话可以把人说死了。可见人的舌头非常有能力,要让自己所说的话成为对别人是有益处,而非损人利己,甚至既损人又害己,那就得小心管住自己的舌头。俗话说:舌头是百体中最小的,却是最难制服的。所以说,说话不难,但要说正确的话却不宜。
(ⅰ)和孩子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健全和他们的关系
和孩子沟通,是为了健全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说得更具体些,和他们沟通,为的是要教育他们、养成他们、和他们取得协调、推动他们、鼓励他们、并且珍爱他们⑺。如何用口头沟通来提高与孩子的沟通质量,成了现代父母很关心的一件事。现代父母常常觉得和孩子说话很难,不是不能说话,而是说不通,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沟而不通。有时候,父母会发现因为孩子太有主见,于是家长的意见好像变得没有价值,不被接纳;有时候,当父母苦口婆心和孩子说话时,孩子没有任何反应,真不知他们是听懂了,还是根本没有听进去。当家长拿孩子没辙的时候,于是原本一场友善的谈话最终变成口舌战争,甚至还会用上武器作为结束。我亲眼看过这样一个场面,一个母亲开始轻声细语的劝说孩子好好写功课,可是,不知道是孩子真的不会写呢,还是故意把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当妈妈要求孩子重写时,孩子开始耍赖,一会儿说口渴,要喝水;一会儿又说累了,想休息;一会儿又说要上厕所。总之,半个小时过去了,孩子就是想尽办法,不写一个字,气得妈妈大骂孩子没出席,还拿出棍子来收拾小家伙。
(ⅱ)用赞美的言语提高和孩子的沟通质量
如何用口头沟通来提高对孩子的沟通质量,是每个做家长必修的一门课。不难发现,能够正确使用这个技巧的家长在和孩子的关系中就能随时占主动的地位。
正确使用口头沟通的技巧,首先要多讲肯定的言语。当今社会,无论是在工作,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仿佛很吝啬讲肯定,赞美的言语。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就该被骂了。另外,缺乏感恩的心,也是导致人们不容易讲赞美的言语的一个主要原因。渐渐的这成为社会习惯,其实是个不好的习惯。当父母亲愿意对孩子多讲赞美和肯定的言语时,不难发现,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就被挑旺起来。当我们常对孩子积极地说:“你很棒;继续努力,你就会成功的!”孩子就会认为他有希望,并且真的会继续努力。可是,若家长一直对孩子消极地说:“你怎么总是写不好;太笨了,成不了器。”孩子就会产生负面抵触的情绪和态度。为了避免和家长发生冲突,他们就选择逃避,放弃,不再去碰那些他没有把握的事。那样,结局就可想而知——他永远不会在那件事上成功。
(ⅲ)感恩的心可以帮助人多讲赞美的话
其次,要懂得感恩。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家长要学习感恩,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许有人说,孩子考试不及格,有什么值得感恩的?可是,仔细想一想,如果孩子不把考卷拿给家长看,而是偷偷冒充家长的笔迹在考卷上签字了,不是更严重吗?虽然考试不及格,但是为了他的诚实,敢于承担责任,能够面对现实,要给予鼓励,肯定。对于不及格,惩罚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应该帮助他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解决,孩子至少还有下次的盼望。当父母有一个感恩的心,他会尽量往积极的一面看孩子,那时有效的,被孩子接纳的口头沟通就轻而易举了。透过口头沟通,让孩子直接接收到父母关怀的信息,愿意帮助他们的信息,而不是责骂,批评的信息。
研究发现:当人被别人鼓励时会产生一种现象,就是觉得全身轻松有力。当孩子对家长充满信任,没有戒心的时候,孩子就能很放松的和父母谈任何事情,包括将来他们人生的重大抉择。因为他们确信父母是最了解他们,并且愿意保护他们,也是最值得他们信赖的人。
② 使用书面沟通方式影响对孩子的沟通质量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普遍采用直接的口头沟通方式,它也确实有很多的优势,但是,直接的口头沟通也会遇到瓶颈的时候,那时就需要用另外的一种沟通方式——书面沟通来弥补。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不再有什么话都会直接了当的说出来,于是写日记替代了什么话都去跟父母,老师说。或者有些时候,面对孩子不愿意跟大人说实话,怎么办?利用书面沟通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有个案例:班里有个新来的女同学,听说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果然,刚来不久,班里的同学就接二连三地发现少了东西,于是同学们就怀疑是这个新来的同学偷的。于是班里出现了一些闲言闲语,使那个女孩子抬不起头来,同学们也明显的和新来的女生疏远,无形中,她被同学孤立了起来。面对这种现象,班主任想了一个办法,她要求同学们在周记里针对最近班级里发生的失窃事件进行讨论,并且在被怀疑的那个同学的周记后留言,不是影射她偷了同学的东西,而是用肯定的言词,鼓励并挑战她愿不愿效法福尔摩斯来破案,帮助大家找出不见的东西。当然,老师并没有针对她一个人这么做,而是在班级里发动人人争当福尔摩斯小侦探的活动。果然,没几天,有一部分丢了的东西被那个女同学找到了。第二周,老师对该同学的“积极破案”予以肯定。没想到,第二天,那个同学自己来找老师坦白了偷窃的行为。因为老师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她的偷窃行为,让她面子扫地,而是利用周记给了她机会来改正做错的事,使她更觉得对不起老师和同学,承认有些找不回来的钱已经被她花了,但是她愿意慢慢地存钱还给同学,并保证今后再也不做了。从此以后,班里的同学不再歧视她,而是主动地接纳她,她自己也不再自卑,积极参加班里的活动,成绩也大幅提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