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敬业文化:不管是驻外的业务人员还是在总部的员工,都体现出高度的敬业精神
说起华为的员工敬业精神,不论从驻外奔跑市场的业务人员,还是在总部驻扎的员工,都有很多细小地方可以显露出来,早期研发人员加班经常在自己桌子下面放一张睡垫,超时工作是他们共有的特征,市场开拓人员,也能在一些偏僻县级招待所,为夺取当地的农话交换机市场,忍受几个月没有办法洗澡的环境。高层人员也一样,华为总裁任正非讲过一个例子:“为挽救一个地方的市场,华为高层管理人员亲自赶往沈阳。当知道客户要在一个宾馆与爱立信洽谈时,刚到沈阳的他,没顾上喝一口水,就立即赶到宾馆大厅守候。由于不知道客户什么时候谈完,他一直守在那里不敢离开,饭也没有吃。直到深夜一点半,客户终于出来了,那位华为高层立即上去搭话。但对方只摞下一句‘没有时间’就走了”,另一方面,华为经营的是科技产业,从不染指潮流暴富行业,当年“千亿资金下海南,百万股民闯深圳”以及处于高额回报的房地产黄金时期,华为也不为所动,专心研究交换机及其市场,不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进军国际市场,叫板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供应商-CISCO。
3、危机文化:未雨绸缪,在困难的寒冬尚未到来之前,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棉袄”
这些年来,华为不断传出“狼来了”,“华为的冬天”,“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之类的言论,未雨绸缪,在困难的寒冬尚未到来之前,已经准备好了“过冬的棉袄”,“永不停止的末位淘汰制,淘汰不优秀的员工,才能把整个组织激活。”,“一点点炸药就可以炸掉整座大桥,那么,如果把华为比作这座大桥,它的致命弱点在哪里呢?”华为总裁任正非曾在一次员工会议上讲,“如果这次大家不成功,我只有从这五楼跳下去了”,正是这种自上而下的,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时刻将危机转化成使命,从而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国内国际的同行。
4、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团结协作、集体奋斗是华为企业文化之魂
团结协作、集体奋斗是华为企业文化之魂。成功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失败是集体的责任,不将成绩归于个人,也不把失败视为个人的责任,一切都由集体来共担,“官兵”一律同甘苦,除了工作上的差异外,华为人的高层领导不设专车,吃饭、看病一样排队,付同样的费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上下平等,不平等的部分已用工资形式体现了。华为无人享受特权,大家同甘共苦,人人平等,集体奋斗,任何个人的利益都必须服从集体的利益,将个人努力融入集体奋斗之中。自强不息,荣辱与共,胜则举杯同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华为得到了充分体现。
5、“华为基本法”
从1996年初开始,公司开展了“华为基本法”的起草活动。“华为基本法”总结、提升了公司成功的管理经验,确定了华为二次创业的观念、战略、方针和基本政策,构筑了公司未来发展的宏伟架构。华为人依照国际标准建设公司管理系统,不遗余力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化内部管理,致力于制度创新,优化公司形象,极力拓展市场,建立具有华为特色的企业文化。
四、华为公司成功的启示
1、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营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无论是民营机制还是国有机制,至关重要的是要建立既适合企业自身发展又适应市场规律的经营机制,面向市场转换经济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保持技术之树常青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华为从创立时起,在科研开发上就不惜投资。坚持持续、大规模的科研开发投入使华为始终保持技术领先的优势,因而才有了今天突飞猛进的发展。华为人认为科研开发与技术改造是一种风险投入,但只要是投得对、投得准,最终效果会很明显。我们的企业也应该要有这样的风险投入意识,不断加强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3、人才资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要素。只有学会了对人的管理,才能更好地用好人才、发挥人才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华为公司的用人机制及其“人力资本增值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目标”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培育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华为靠企业文化聚合了4万多位优秀员工的意志,形成了一股合力,成为推动华为公司发展的强大动力。华为企业文化中包括:宏伟抱负的牵引原则、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艰苦奋斗的工作原则、官兵一致的团结协作原则。这些企业文化造就了一个成功的华为。
随着社会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行业利润率的普遍下降,使华为不可能继续在业内维持远远高出竞争对手的薪资水平,并且接班人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对精神教育能否在后任正非时期继续发挥作用产生了疑问。那么,这面让华为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大旗能否继续飘扬呢?华为仍然坚持着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努力与国际接轨,例如于2002年将员工股票转化为期权。即使旗帜被冬天的寒风压倒,只要稳固的基座还在,只要优秀的旗手能够接班,相信华为能书写新的传奇。
参考文献:
1、项润,高媛:《中小企业竞争与发展》,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2、林善浪,吴肇光:《核心竞争力与未来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华为公司成功关键因素分析2(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