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生活方式转型升级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消费结构和人民生活方式将继续发生新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商品产业化步伐要加快,要能跟得上居民的实际需要。
四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同时这一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体制创新任务艰巨、深化改革必然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五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加快发展,同时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增加,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解决得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社会稳定,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状况。
六是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尚有相当数量,包括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在内的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全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任务繁重。
七是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这些特征,对于消费心理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只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特征,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各种形势,有效地实施营销,解决市场营销中遇到的突出难题,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社会环境对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
社会环境对消费心理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政治、经济、文化、家庭等等,数不尽数,但各类因素对个体的消费心理影响程度不一,对于不同的消费对象,其影响的因素和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生活地域等等,都会有不同的影响。笔者对现今我国居民的消费心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消费心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经济环境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经济状况在绝对量上决定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反映现实购买力,对消费档次和消费行为形成决定作用。调查结果表明85%以上的消费者是根据自己经济状况决定消费需求,确定可承受的消费对象。
我国经济尚处于转型期,居民的生活水平总体状况还不高,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完全建立时,越来越多的人将完全按市场经济办法来获得收入,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教育、医疗等越来越多依靠个人支出,由于收与支两个不稳定性,使人们在动用未来收入用于现时消费上处于保守态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因素对人们的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可以尝试分析几种经济状况的家庭,探析社会经济因素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1、贫困型: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的居民,大约占社会总人口的6%左右。这部分人们生活还停留在维持基本生存消费阶段,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消费都不能担负。这部分消费者主要集中在西部部分地区和偏远山区,经济来源比较单一,贫困型消费群体开支状况常常是入不敷出,消费内容主要也是维护最基本的生活消费,有的无耐超出了购买力,只能靠不多的积累和借债度日,有的靠政府的救济维持基本的生活。
2、温饱型: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3000元左右的居民,约占社会总人口的50.7%左右,这类群体中也主要以农户为主,属低水平的温饱型消费。这个消费群体的消费内容仍以生活必需品为主,心理特点也主要是量入为出,但因为具有一定的商品购买能力,所以对消费品的需求过渡到了质量提高阶段。尤其是在日常消费品、生产资料以及家电产品的需求上呈数量扩张,因为受到较高收入群体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消费欲望,市场空间较大。这部分消费者主要集中在西部大部分地区,中部小部分地区以及东部很少地区。
3、小康型:人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居民,占社会总人口的17.7%左右。这部分消费群体消费观念明显趋向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由物质消费逐渐过渡至文化娱乐消费。生活消费品中,热点已转向中档和较高档次的家电产品,对电冰箱、彩电、空调等较高档次的耐用消费品需求旺盛,而且对品牌、质量和档次表现出明显的关注。开支中,还分配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精神消费,消费者对生活质量越来越关注。
4、富裕型:年收入4万元以上的家庭,占社会总人口的2.3%。这部分居民较少,主要也是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京、沪郊区县,这类群体属于社会精英阶层,消费倾向主要是高档的消费品,如高档的通讯设备、家电产品,以及电脑、数字影院等电子产品,还有的开始购买汽车、豪宅等,尚未购买这些产品的消费者也表现出较强的购买意向。
(二)社会政治环境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因素对消费心理的影响,更多的消费者还是基于“量入为出”消费心态,这种消费心理往往体现出理性心态,大多不会超常消费,超前消费,而社会政治环境一旦对消费心理形成影响,则往往会冲破人的理性樊篱,呈现出非理智的趋同性,消费受个人经济收入状态的影响制约则相对较小。我们可以试作探析:
一是金融政策。近几年来,国家对金融政策实行不断调整,金融政策的调整也成为消费的风向标,居民储蓄利率或高或底也影响着居民消费的或冷或热,利率高时,居民更多的将个人积累储至银行,利率低时,居民则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可能增值的商品中。此外,消费贷款规模、贷款利率、首付款比例、还款期限、贷款方式等等都会对个体消费行为形成影响。有的消费者还会抓住金融政策调整的机会,进行投机,倾其所有,有的甚至通过银行信贷的方式,进行融资,使个人的消费带有更多的投资色彩。
社会环境对消费心理的影响(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