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要大力引进人才。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把真正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社会成员充实到各级行政机构中,使执行机构中的人员都具有准确理解政策目标的能力和有效执行的水平。要树立“人才强检”、“科技兴检”的思想,狠抓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通过聘用、合作、兼职等形式,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增强计量队伍的整体实力。
第四、要增强服务意识。计量工作是直接与企业和群众打交道的,每个干部职工都要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行业形象,千方百计为企业和群众服务,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只有政策实施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那么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才会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
(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1、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建立政策实施者责任制来实现对政策实施的控制和约束,是保证政策落实到位的制度保障。只有使政策理解出偏、贯彻不力、执行失误、甚至违背政策、对抗政策的责任追究到具体的执行者身上,保证政策实施的责任明晰和实施严肃,才能增强实施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意识。应制定管理制度,把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受检率列入各级质监部门的考核指标,保障强制检定工作的落实。同时,要实施检定工作质量检定员负责制,严格对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检定人员和计量标准的考核,从而确保检定工作的科学、公正、准确、可靠。
2、实施信用档案管理。建立检定人员信用档案,记录每个计量检定人员的检定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等情况,为计量检定人员职称晋升和人才开发、交流提供真实全面的依据,有利于了解掌握、科学分析检定人员队伍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通过计量检定人员信用档案的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更好地激发计量检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3、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一是要加强对计量执法人员的监督,依法行政。对执法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执行情况及时进行跟踪评估,强化监督控制,制约和纠正监督对象的不良行为,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及时发现和总结好的经验,促进政策执行的良性行为,保证其正确履行职责。 二是要加强对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监督,规范检定行为。定期重点检查检定收费情况、检定原始记录,不定期进行检定比对实验,纠正不规范行为,提高检定质量。发现检定人员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严格立案查处,并追究责任。三是建立健全轮岗制度。特别是对一些掌握行政审批权的岗位,以及某些检定岗位要定期进行轮岗。如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审批、加油机检定等。四是要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监督体系,以保证监督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的监督原则,使政策执行者不存侥幸心理,不敢随意变通、怠慢各种政策,真正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法制计量各项政策方案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
总之,我国法制计量监管目前尚处于法制不健全,制度供给不足的阶段,不消说,建立健全法制,完善规章制度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加强法制计量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必须看到,制度毕竟是手段,它是为政府完成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服务的。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应该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而这一点恰是目前我国法制计量监管工作尤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即使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再完善,法制计量监管的有效性也得不到体现。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计量法规的制修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计量法》第六修改稿已送国务院法制办审核,全国省以下计量技术机构的改革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各项监督和考核制度正在不断完善。相信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法制计量监管中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将会得到逐步解决,法制计量监管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引文注释:
(注1)任永俭等主编:《技术监督管理全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第89页。
(注2)《质量 标准化 计量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质量 标准化 计量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140页。
(注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一条。
(注4)国家质量检验总局计量司:加强计量法制建设 推动计量事业发展----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颁布20周年,《中国计量》第118期,中国计量杂志社,第4页。
(注5)国家质量检验总局计量司:加强计量法制建设 推动计量事业发展----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颁布20周年,《中国计量》第118期,中国计量杂志社,第6页。
(注6)国家质量检验总局计量司:加强计量法制建设 推动计量事业发展----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颁布20周年,《中国计量》第118期,中国计量杂志社,第7页。
(注7)郑敬高:《政策科学》,山东人民出版, 2005年1月第1版,第208页。
(注8)郑敬高:《政策科学》,山东人民出版, 2005年1月第1版,第208页。
参考文献:
1、任永俭等主编:《技术监督管理全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2、《质量 标准化 计量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质量 标准化 计量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6版。
4、郑敬高:《政策科学》,山东人民出版, 2005年1月第1版。
5、顾建光:《公共政策分析引论》,武汉出版社,2003年8月第2版。
6、《中国计量》2005年第9期 (总第118期),中国计量杂志社。
7、《中国计量》2005年第10期(总第119期),中国计量杂志社。
8、《中国计量》2006年第7期 (总第128期),中国计量杂志社。
试论我国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