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手机作为手机终端的一部分,在国内主要是手机厂商根据运营商的需要将一些相关应用内置到原有手机上,或者根据运营商要求制造出满足技术要求的相关产品。其实定制手机终端离广大消费者并不遥远,中国移动推出的“心机”、联通最近热推的“世界风”就是定制手机。
从中国移动推出“心机”定制手机到中国联通推出“世界风”双模定制终端,手机定制模式将彻底改变手机行业在技术、渠道、服务等方面传统的形式。相关机构预测,在未来几年,手机定制用户群将会超过20%。以此来看,定制手机面向大众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4)双模手机
尽管目前仅有三款“世界风”双模手机,但是双模手机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从市场角度讲,双模手机将会在一些特殊时期发挥作用,比如在3G建设的初期,当有的地区已经被3G网络覆盖,而另一些地区还没有被覆盖时,解决漫游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双模手机。最近,日本和美国相继推出了WCDMA/GSM以及CD-MA2000/GSM的3G双模手机并受到用户的欢迎就证明了这一点。当然,中国联通因为同时拥有GSM和CDMA两套移动通信网络,为了整合资源推出双模业务也是大势所趋。
2.3G的出现扩大了市场竞争局面
最近在北京举办的“3G在中国2005全球峰会”吸引了通信业界的目光,作为3G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的3G终端目前在全球发展的情况,同样受到众多读者的关注。3G网络与2G网络最大的不同就是网络传输速率的提高,以前在2G和2.5G网络中无法开展或是开展效果欠佳的流媒体业务在3G网络上都会得到很好的带宽支持,而3G手机又是用户直接享受这些多媒体业务的载体,因此用户对3G手机的多媒体性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用户将需要更大、更清晰和3D显示效果更逼真的显示屏,以便更好地欣赏移动电视和体验3D游戏;需要像素更高的摄像头以拍摄更清晰的图像,然后在网络之间相互传阅;还需要更大的手机存储容量来存储下载的MP3和视频短片,等等。
2005年,3G手机的多媒体化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显示效果更细腻的薄膜型晶体管(TFT)显示屏、数百万像素的摄像头以及3D音效将成为人们追求的标准配置。此外,整合了PDA、数码相机、游戏机、多媒体播放器及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功能的3G智能手机,在2005年里将进一步激活全球手机市场。
进入2005年,可以说WCDMA3G终端已经基本达到大规模商用的水平,目前设备商和运营商已经开始对传输速率更高的HSDPA技术进行测试。据预测,第一个商用HSDPA网络将于2006年在亚洲市场出现。在未来几年中,移动用户就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享受更加丰富的多媒体业务了,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终端看移动电视、下载MTV和MP3,可以用手机打网络联机的3D移动游戏,可以通过手机知道家里的孩子或是老人是否安全,可以在上下班的途中控制家里的家用电器,还可以在出差旅行的途中享受移动办公带来的便捷等等,诸如此类的便捷服务都可以通过功能更加强大的移动终端和传输速率更高的3G和3.5G网络得以实现。
3.手机价格的下降及话费的降低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力
(1)造成移动电话机价格不断走低的原因,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成本不断降低,二是通信工具更新换代快,新品大搞促销活动,老款机型大幅降价销售。三是移动电话机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厂家和商家缩小利润空间,采取降价形式占领市场。四是随着通信服务价格的降低,主力购买群体也由原来的先锋型用户转化成以普通消费者为主导,这样的用户对价格更为敏感也更加理性,促使厂商不得不降低价格。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人手一机,一人多机的发展趋势已经显现。价位在千元的移动电话机最为畅销,集计算、商务、摄像和娱乐于一体的智能型移动电话机的购买者呈增长态势。
(2)手机刚刚入世时高昂的价格和话费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现如今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
话费应相应做了很大调整,促使购买者的增加,例如小灵通的单相收费,免费接听,中国移动的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的各种优惠套餐,以及CDMA的购机赠话费等各种手段增加了消费者的购机欲望。
(二)诺基亚的内在成功因素
1.严格完善的质量控制与检验
诺基亚在生产线上设置了多个质量检测点,分别对不同的性能的可靠性进行检测。诺基亚在质量环节采用的6西格玛质量控制理论。为了保障6西格玛的顺利实施,诺基亚每个岗位都有项目运做经验丰富的的6西格玛控制大师(根据级别从低到高,依次为“黄带”、“绿带”、“黑带”大师)来进行指导,以保障各种测试和项目改进工作的顺利进行。每一款诺基亚产品都要经过可靠性实验室测试,实验项目包括跌落实验、电磁兼容性试验、疲劳试验等。严格的可靠性试验使潜在的产品可靠性问题得以尽早发现,并为新产品设计提供了重要资料。
同时,诺基亚在生产中还实施了5S(整理、整顿、清扫、标准化、维持)生产管理,将质量意识融于员工的日常工作学习中,也许算是诺基亚的一个创举吧。“诺基亚质量奖”的评选就调动了更多员工主动进行质量提高。
诺基亚从供应原材料的供应商开始,便进行严格的考察、筛选,据称仅审核供应商的标准就有700条之多,从是否通过ISO9001体系认证,到技术开发能力,生产供应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均有严格的要求。只有通过了诺基亚的供应商,审核的厂商才可以成为诺基亚合格的供应商,为诺基亚提供原材料。诺基亚通过对供应商的管理,确保了原材料的质量,从源头就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据陈敏介绍,1996年伴随首信诺基亚公司成立的便是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的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来保证产品的质量水平。1997年6月这套管理体系通过了IS0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0年又通过了新版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而实际操作中,诺基亚公司采用的标准比起ISO9001还要严格的多。质量优异是基亚竞争中最大的资本。
也许,诺基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的一席话最能代表诺基亚的质量观:“当你挑选了一款诺基亚手机并感觉不错,这就是质量;当你觉得这部手机易于使用,这就是质量;当客户服务迅速地回应你的要求,这就是质量;当我们的产品和系统超越用户的期望,这当然更是质量。”
对质量的强调,是诺基亚让“消费者满意”的文化理念在生产中渗透。曾经有一个在网上流传甚广的段子是这样说的,“早期美女喜欢NOKIA5110的原因,除了可以根据心情换彩色外壳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为女子防身器材使用。因为其坚实的外壳即使用力摔在歹徒的脸上掉到地上,也不会有明显损伤。”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诺基亚手机的信赖。
2.高效的供应商管理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1)高效的供应商管理
在供应商的选择上,诺基亚是挑剔的。诺基亚的供应商必须是本领域的佼佼者。
这一点,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星网工业园是个很好的例子。星网以诺基亚通讯有限公司为核心,聚集了世界领先的移动终端配件厂商,共同为诺基亚产品确保着世界一流的品质。比如,为诺基亚生产手机用锂电池的是三洋能源(北京)有限公司,为诺基亚提供电子元器件制造服务的是金长科国际电子有限公司,由IBM中国有限公司和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
依照全球通用的程序和标准,诺基亚对供应商的评估、审核和认可范围包括品质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产品责任、厂房设施、环境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遍布全球的每一家诺基亚手机生产基地都采用诺基亚全球采购系统,由全球性的机构CQTM(元器件质量与技术管理组织)对供应商发展及其物料质量进行统一管理。
(2)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行军打仗,兵马先行",当大家对Dell的供应链体系津津乐道的时候,没有人会来研究诺基亚的"后勤"基础。事实上,作为全球性的大公司,诺基亚的供应链同样是影响诺基亚生存的致命基因。
2000年初,芯片供应商菲力浦的半导体工厂因闪电袭击发生火灾,这场大火烧掉了爱立信,却成就了诺基亚,当年诺基亚就夺走了爱立信在欧洲3%的市场分额。爱立信则由于这方面能力的不足损失惨重,并从此一蹶不振,彻底退出了手机三甲的行列。而在健全的供货体系的支持下,诺基亚成功地应对了这场大火所引起的原材料短缺问题,并乘胜追击,重挫对手。
在全球范围,诺基亚每年都有定期的新产品发布。在发布过程中,诺基亚的代理商们对自己所在的市场有一个预测,比如他们会预测未来的一个季度内,什么产品,我大概需要多少,这成为诺基亚制定生产计划的一个最基础的数据,尽管数据的可靠性值得怀疑。有了初步的数据支持,诺基亚首先会与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商进行沟通,把市场的信息提供给他们,从而保证让他们能够按照诺基亚的需求提前安排生产,甚至是扩大投资等等;然后诺基亚会根据不同地区对该产品的需求,分配到能够以最低成本生产出来的工厂。另外,诺基亚在每一年的年末都会对未来一年的需求进行预测;一个季度还要根据代理商和市场的反馈做一个修正,甚至一个月也要进行一下修正。由此形成了一个健全的采购-生产-供货的供应链体系。工厂就可以踏踏实实地实现按订单生产了,而不必担心没有原材料或产品积压。
粗看起来,诺基亚的产品预测数字依靠的是诺基亚的代理商们,而实际上诺基亚为了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转,还专门成立了单独的信息管理体系,以形成快速应变的能力。毕竟"无米下锅"和生产过剩对于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的移 动通讯行业来说,无异于踩在热锅上的蚂蚁。
关于诺基亚成功关键因素的分析(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