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联交易的审计中重点关注关联方交易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特别是:关联方融资活动中关联方之间资金拆借是否违背市场利率,有无借钱给不具备偿还债务能力的企业、预期不还等资金融通业务;关联方相互提供劳务时其劳务、咨询、管理等活动是否存在,其收费是否合理、是否与非关联企业之间的劳务供应收费相同;相互提供资产使用权业务时资产费用承担者与资产使用者是否统一,使用者是否支付租赁费用或使用费,资产所有者是否相应承担折旧、维修、管理等各项费用;与特定客户或供应商发生的大额交易、明显缺乏商业理由的交易、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重大交易等;关联方之间的购销业务,其确定的价格是否正常,有无售后短期内回购、低价售给无需经手的中间企业等现象。及时发现反常现象,并予以客观公正的披露。对重大的股权交易和资产交易及一些重大的异常交易发表独立的审计报告。
2004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11月29日发布了新的《股票上市新规则》,新规则将从12月10日起执行。关联交易价格公允性的披露关联交易的定价公允性的标准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次新规则的修订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新规则要求上市公司对关联交易的价格作详细披露:交易的定价政策及定价依据,成交价格与交易标的账面值或者评估值以及明确、公允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因交易标的特殊性而需要说明的与定价有关的其他事项;若成交价格与账面值、评估值或者市场价格差异较大的,应当说明原因;交易有失公允的,还应当披露本次关联交易所产生的利益的转移方向。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应对关联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交易价格的公允性,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与准确性予以适当的关注,并恰当地表示审计意见。尤其要关注关联方关系非关联化问题,对于与非正常业务关系单位或个人发生的偶发性或重大交易,缺乏明显商业理由的交易,实质与形式明显不符的交易,交易价格、条件、形式等明显异常或显失公允的交易,应当考虑是否为虚构的交易、是否实质上是关联方交易、或该交易背后还有其他安排,并视其重要性程度考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2.完善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能
证券机构是与上市公司接触最为密切的监管机构,上市公司的一切信息都得依赖其予以公布,因此把好这一关尤为重要。证监会可对重要的关联方交易及其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建立特别重大关联方交易的独立评估报告制度。可对于特别重大的关联方交易要求上市公司聘请独立的财务顾问。一方面独立的财务顾问的评估报告能够消除上市公司与广大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有利于投资决策;另一方面聘请独立的财务顾问对关联交易进行独立的评价,特别是对关联交易定价政策是否合理的进行独立评价,从而相对提高关联交易的公平性,减少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发生。
加大证券监管部门执法力度。对没遵守准则进行的披露应进行惩罚,对已造成实际损害的尤应严惩。控股股东在没有相应制裁措施约束的情况下,利用控制权操纵关联方交易,将更加倾向于侵害公司利益,造成中小股东的利益受损。为此,应在会计法中规定:当公司股东迫使公司行为违背正常的商业条件,给第三者造成利益损失时,应对其行为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可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制定相应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和控股股东赔偿制度,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强化证券交易所对关联交易披露的监管。从信息披露角度分析,关联交易披露属于持续性披露义务的范畴,虽然招股说明书也要求对此加以披露,但对于日常经营活动中出现的关联交易,证券交易所比证监会更有能力也更方便实施监管权力。证券交易所通过及时信息披露政策与程序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并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董事委派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及薪酬制度并予以严格实施。在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由独立董事代表或关注中小股东利益,并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发表独立的意见。上文中我们已指出2002年沪市的702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数占全部董事人数的比例的23%;且大多数独立董事并非“独立”。而且,仍然有3家上市公司没有聘请独立董事,9家上士公司只有1名独立董事。甚至在2003年截止年报披露日,铜城集团(000672)公司董事会无独立董事。且董事涂某、范某因故未出席年报审议会议,未见委托其他董事代其行使表决权,疑似为董事会未就年报达成一致,并漏报个别董事声明。而在此时欧美股市发达国家企业聘请独立董事已成为一种趋势,有数据显示美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所占的比例为62%,英国为34%,法国为29%。而此时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才刚刚起步。随着关联交易、股市的发展及社会外界环境的要求,完善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并在董事会内部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建立战略决策、薪酬、审计、提名、考核等专门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中独立董事也要占多数甚至全部,从而保证专门委员会的各项决策的公平合理性也是当务之急。
加强上市公司的自律机制。毫无疑问,上市公司经济行为要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使其规范运行,但政府的监管总是在事后起作用,而自律机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防范于未然。要通过提高上市公司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其不仅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还应有丰富的会计知识;同时要使其认识到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国家、投资者带来得负面影响,提高信息披露意识;以保证其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使关联交易信息的披露更加全面、规范。
(四)加强对拟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的审查
证监会可以通过对上市公司独立性的监督,规范关联企业关系,从源头上控制关联交易。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国有企业服务,很多企业上市采用控股的子公司上市的“剥离上市”方式,这种“剥离上市”和关联企业自身行为的不规范,使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的频率过高。因此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根源来看,关联交易的发生除了关联方之间有目的的主观安排外也有上市公司缺乏独立市场经营能力的客观原因。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对公司的准入市规则上着手,对拟上市公司的独立性作出要求。对于新改制拟发行上市的公司,应按照中国证监会1998(259)号文的精神,根据具有独立完整生产线和具有独立面向市场的经营能力的要求进行改制、规范,杜绝上市公司的原料和市场两头面向控股的集团公司的情况发生。从根源上减少后续经营过程中关联交易的发生,在上市环节控制不公平关联交易的发生。为了避免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在企业改组上市过程中,应该规范关联企业之间的关系,对有关企业上市之前的改制,资产重组时应将供应、生产、销售组成具有独立完整的系统并迫使上市公司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这样会大大减少关联交易的产生,为杜绝不当关联交易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随着我国企业制度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中公司重组、并购等方式的广泛运用,企业集团等各种关联企业已日益增多,其所引发的非常规交易等问题也日渐突出。
关联交易是我国上市公司改制过程中的遗留问题,虽然我国现行的准则、制度及相关规定中对其进行了专门的界定和规范,在会计界对关联方的认定及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已基本趋于一致。但准则规定等不可避免地具有较强的滞后性,对现实中的一些具体情况缺乏约束力,关联交易中的非公允性很难在短期内解决。
另外,而我国目前对关联企业的法律规则却仍相当薄弱,仅在“零星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有所涉及”这显然是无法应对日趋普遍化和复杂化的关联企业关系的挑战的,因此我国在关联交易方面的立法还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诺比斯(英),罗伯特.帕克(法).比较国际会计[M].三友会计名著译丛.大连,东北财大出版社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定—2001[M].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5].财政部.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2003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会计,经济法,税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7].国际会计准则[M]2000.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8].沪、深两市.股票上市规则[M].2001修订版
[9].朱.弗登博格(美),让.梯若尔(法).博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0].管强主编.关联交易内幕[M].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
[12].张秀梅.关联方交易的新趋势及治理思路[J].财会月刊,2004.A3:18-19
[13].张秀梅.关于完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准则的设想[J].财会月刊,2003.A11:16-17
[14].李刚,田战军.浅析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的会计处理[J].财会月刊,2004.A2:26
[15].王瑞英,谢清喜,郭飞.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实证研究——基于2002年及2003 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分析[J].财贸经济,2003年第12期:29-35
[16].秦玉熙.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研究——以钢铁、专用设备制造业为例[J].会计研究,2003年第11期:29-35
[17].黄询.关联企业的认定标准.改革[J],2004年第2期:118-123
[19].车嘉丽.诌探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价格的监管体系[J].财会月刊,2003.A1:20-21
[20].韩志英.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相关问题的探讨[J].财会研究,2003.12:47-48
[21].陈红.股市信息披露制度的缺陷和创新[J].中国证券期货,2003年9月:90-96
[22].翟琳琳.关联交易急需完善信息披露[J].中国证券期货,2003年12月:80-84
[23].清议.武钢关联交易真相[J].中国证券期货,2004年1月:78-85
[24].清议.宝钢关联交易真相[J].中国证券期货,2004年2月:72-78
[25].公司研究——上市公司2003年年报疑似重大瑕疵报告[J].经济观察报,2004年4 月12日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问题探讨(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