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服务贸易法规不健全
加入WTO后,中国履行承诺,相继颁布了30多部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法规和规章,涵盖了金融、分销、物流、旅游、建筑等几十个领域,基本完善了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法律体系,形成了服务贸易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些法规从政策上拓展了外国服务提供者进入中国内地的领域和地域范围,降低了有关行业的准入门槛。然而,从整体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仍存在种种不足:
1、立法数量偏少。一方面我国现有的服务贸易立法还未形成体系,有不少领域仍处于立法空白状态,这是由于我国一些服务部门多年来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和经营,政企不分。服务企业不是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竞争,而是作为行政命令的执行者进行服务行为,其业务管理活动未以法律方式规范,而直接以行政措施来调整。另一方面,我国出台的一些涉及服务贸易的法律大多只对相应领域最为根本的问题有所明确,还有待于制定配套法规真正落实。
2、有些规范制定得不合理。有些法律法规在指导原则、立法精神、内容和技巧方面与国际规范尚存在不小的差距。这表现在,有的服务部门还未打破国家垄断的局面,有关法规、规章从保护垄断、限制竞争出发,规定了一些与国际规范相悖的内容,如:旅游、运输等服务性收费方面规定了对外国人较高的费用。又如“走出去”的项目审批问题。我国涉外经济管理部门过多,因而项目审批也相当烦琐。国际投资市场瞬息万变,如果审查环节过多,往往会延误商机。
3、缺乏透明度。各地各部门的内部文件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4、法规之间冲突严重。我国服务贸易方面法规中大部分是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部门在制定它们时往往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自己设定权利,使不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之间存在空隙和矛盾,引起法规冲突。(注3)如外商并购中国企业的法律,商务部的新法规与外汇管理法、证券法及企业法和税法尚有不可衔接之处,从而造成操作困难,不利于扩大直接利用外资。
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对策
(一)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
1、重点扶持和发展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如物资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和文化卫生事业等; 旗帜鲜明地提倡通过发展投资少、收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行业来促进就业,通过放宽限制,提供优惠,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就业弹性高的行业。在新兴业态吸引外资方面,在培训员工、解决地方就业方面应有所明确。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从事服务业。
2、鼓励发展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如咨询业、信息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由于技术、资本与人才的不足,这方面我国处于竞争的劣势,通过鼓励本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积极的吸引外资,促进新兴行业全面,高速的发展。
3、巩固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
4、重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主要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注4)
(二)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鼓励发展新兴服务贸易项目,重点发展信息、科技、金融、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主要是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农业服务等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 进一步优化产业的结构,促进产业的升级,引导外商重点投资新兴服务业。
(三)全面树立服务贸易开放意识
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杨伟民对“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服务业”的产业转移模式提出质疑。他认为,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已被全球化和信息化打破了。一方面,要破除“没有工业化,服务业就发展不起来”的旧观念,加大宣传的力度,使人们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的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到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明确其产业的属性,全面树立开放意识,切实打破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垄断局面,为“入世后过渡期”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打好基础。
(四) 逐步扩大服务贸易的对放开放
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可以吸引大量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可以培育新的服务行业,提高国内服务业水平,改变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现状;还可以扩大我国的服务出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服务贸易自由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应结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根据我国服务业的具体情况,稳妥、慎重、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开放国内服务贸易市场。在既考虑国际惯例,又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来确定服务业的开放度和保留度。
1、按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逐步对外开放。GATS对发展中国家做了许多保留和例外,特别是允许它们在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市场准入等方面逐步自由化,并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援助方面,予以很大优惠。所以我国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规则,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国内幼稚的服务业或民族服务业,也可以在适度开放的过程中,学习到发达国家在服务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
2、服务贸易应采取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服务贸易及服务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至关重要。我们要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技能及资金来发展我国服务出口;但也应该认识到服务贸易的自身特性,对不涉及国家安全的服务贸易领域,也应对国内服务业、制造业的企业甚至个人开放,允许其规范经营,以增强我国服务出口能力。 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2(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