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在这方面做的就值得学习,他们宣传救助制度的实施,让很多需要帮助的流浪人员指导有这方面的消息,除此之外,还要让他们知道现在的救助制度更完善,有别于以前的救助制度,让人们心里上接受,相信政府的这一做法。宣传的同时还进行了指引做导向,这些困难的人们在陌生的城市也有了关爱和依靠。实际情况里有好多地方的救助不够专业,能从最根本处理解救助的思想,有专业的救助技能的人也很缺乏,我们要除了在金钱物质上的给予,在人生方向和思想上帮助这些人,所以我们应该培养专业人士,传播救助他人的正义感和良心。
(二)政府各部门间的配合
每做出一个策略都不是单独进行的,肯定会关系到很多的机构,他们之间如何配合完成任务和目的也是很重要的。管理流浪乞讨的人最直接的应该是民政部的人员,但是也涉及到公安人员、财务人员、医院的人员等,他们之间得互相配合,协同工作,让消息更全面,实施措施的时候顺利进行。工作相互接轨,彼此沟通才能够提高效率。除了上述温州市还做了其他的方法,他们在救助方面建立了庞大的网络系统,收集相关信息,可通过计算机传播救助的内容,把能源分配出去。
(三)与社会治安制度的衔接
过多的流浪乞讨人来城市谋生的话,太过严重会引起社会犯罪现象的发生,城市容貌变得乱七八糟,温州就发生过多起流浪乞讨人群中出现的偷抢行为,所以在治安方面也得适当发挥其作用。治安部门的介入,在不影响救助的前提下,同时要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比如温州市某地方因为流浪乞讨人为各自利益发生争斗打架,甚至伤害到人身安全,更有私底下成帮结派,进行违法作案等。公安执法人员就在此显得尤为重要,约束他们的行为,避免在环境卫生、交通道路等方面出现混乱,才能让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四)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不是管制,在对对象看法上发生变化的基础上,执行救助制度也要发生改变,对此提出以下构想:1.明确执行救助适用的案件类型;2.明确执行救助资金的来源;3.明确执行救助的范围、对象和发放标准;4.规范执行救助资金的运作程序;5.加强救助制度的管理和监督。
基于我国目前流浪乞讨群体特征和流浪乞讨救助制度实施的现状,新的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模式正在构想中。作为一种模式,社会救助并不是单人的、零散的救助,而是指社会组织体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运用救助、保护、支持、回归等干预手段,对由流浪乞讨行为造成的无序状态进行有序控制,使他们与社会一般成员实现“耦合”。通过这一过程,也对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调节,使社会成员懂得救助的责任和义务以合理的态度来对待流浪乞讨现象。保障制度可以在以下几点来考虑:1.流出地的扶贫保障2.流动中的照顾劝导3.流入地的救助管理。
流浪乞讨救助模式的许多细节还在逐步完善和实践中,社会各界力量都有责任参与进来,从而完善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使流离失所的人们得到妥善的安置。
五、总结
流浪乞讨的人是国家的弱势群体,不可避免也不能消除,我们合理的实施救助制度和管理,能给国家城市建设的发展减少阻碍。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负责进行工作,全面落实方案。理解和认识解救流浪乞讨人员的重大意义,改善人民生活,引进模范城市救助管理的模式,总结经验,鼓励和支持个人对其的帮助,营造良好的救助氛围,开展相关活动,对火车站、汽车站等乞讨流浪人经常出现的地方进行调研和施助,宣传、劝导、教育,让社会和谐和稳定。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