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利不佳、现金流量过少导致想分红派现都无能为力,可见要完善股利分配政策,公司应从改善自身开始。上市公司首先应对公司的投资项目进行严密的可行性分析论证,确定合理的资金需求量,并根据企业长期以来的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的股利政策抉择。
2007年,我国股市上创造了上涨的神话,大盘在较短的时间内扶摇直上,直到6000点以上,然后又于年底开始跌跌不休,8个月来缩水一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采取怎样的股利政策,对自身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得当的股利政策既可以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又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激发广大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热情,从而使公司更能稳定健康的发展。
积极引导上市公司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制定适度股利政策,可以避免资本的盲目扩张,适度股利政策目标在于实现公司价值的较大幅度的提高,满足公司盈利性投资需求的同时减低融资成本、实现股权结构稳定。选择正确的股利政策对企业、投资者、市场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4.2.1 股利政策的类型
管理当局在制定股利政策时,通常是在综合考虑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的股利政策进行比较,最后选择符合本公司特点与需要的股利政策。
(1)剩余股利政策。
公司将税后利润首先用于在投资,剩余部分在用于派发股利,有利于减低在投资的资金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长期性和最大化。但是,执行剩余股利政策将使股利的发放额每年随投资机会和盈利水平的波动而波动,比较适合于新成立的或出于告诉成长的企业。
(2)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公司按每年盈利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真正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不盈不分的原则。股利随盈利的波动而波动,向市场传递的公司未来收益前景的信息显得不够稳定。此外,不论公司财务状况如何均要派发股利,财务压力加大;确定多少的固定股利支付率才算合理,难度也较大,实际应用起来缺乏财务弹性。
(3)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一般情况下公司每年只支付数额较低的正常股利,只有在经营非常好时或投资需要资金较少年份,才在原有数额基础上在发放额外股利。公司支付股利有较大的灵活性。通过支付额外股利,公司主要向投资者表明这并不是原有股利支付率的提高。额外股利的运用,既可以使企业保持固定股利的稳定记录,有可以使股东分享企业业绩增长的好处,能够向市场传递公司目前与外来经营业绩的积极信息。该政策尤其适合于盈利经常波动的企业。
(4)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公司在支付某一规定金额股利的基础上,制定一个目标股利成长率,依据盈利水平按目标股利成长率逐步提高企业的股利支付水平。该政策往往被投资者认为是企业稳定增长的表现,能满足他们稳定去的收入的愿望。当盈利下降而公司并未减少股利时,向投资者传递公司未来的状况要比下降的盈利所反映的状况要好,市场会对该股票充满信息,有利于稳定股价,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但是,这种只升不降的股利政策会给财务的运作带来压力。尤其是在公司出现短暂的困难时,如派发的股利金额大于公司的盈利,必将侵蚀公司的留存收益或资本,影响公司的发展和正常经营。成熟的、盈利比较好的公司通常采用该政策。
4.2.2 股利政策的选择
以上四种股利政策各有利弊,上市公司选取股利政策时,必须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本公司当前和未来发展的股利政策。其中居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是,公司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公司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确定相应的股利政策。
公司的发展阶段一般分为初创阶段、高速增长阶段、稳定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由于每个阶段生产特点、资金需要、产品销售等不同,股利政策的选取类型也不同。
在初创阶段,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都很高,公司急需大量资金投入,融资能力差,即使获得了外部融资,资金成本也一定很高。因此,为减低财务风险,公司应贯彻先发展后分配的原则,剩余股利政策为最佳选择。
在高速增长阶段,公司的产品销售急剧上升,投资机会快速增加,资金需求大而紧迫,不宜选派股利。但此时公司的发展前景已相对较明朗,投资者有分配股利的要求。为了平衡这两方面的要求,应采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股利支付方式应采取股票股利的形式而避免现金支付。
在稳定增长阶段,公司产品的市场容量、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对外投资需求减少,EPS值呈现上升趋势,公司已具备持续支付较高股利的能力。此时,理想的股利政策应是稳定增长股利政策。
在成熟阶段,产品市场趋于饱和,销售收入不再增长,利润水平稳定。此时,公司通常已积累了一定的盈余和资金,为了与公司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公司可考虑有稳定增长股利政策转为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在衰退阶段,产品销售收入减少,利润下降,公司为了不被解散或被其他公司兼并重组,需要投入新的行业和领域,以求新生。因此公司已不具备较强的股利支付能力,应采取剩余股利政策。
总之,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分析其优缺点,并根据公司的成长周期,恰当的选取适宜的股利政策,使股利政策能够与公司的发展想适应。
4.3 从投资者层面规范的建议
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人们对证券投资的认识还比较片面。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的多次炒作,使人们感到股市的投机气氛,加之中国股市投资者以中小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较小,而中小散户并不以持有证券获得分红或控制公司管理为目的,只专注于股票的资本利得,赚取股票差价收入,也忽视了股票投资回报的另一重要方面—分红派息,这就促使管理层不重视股利政策对投资者的回报。作为上市公司就可以在具备分配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政策—不分配,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应大力发展追求长期稳定回报和资本保值的增值的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保险等,这些投资机构更加关注公司分红所带来的稳定收益。当上市公司采取不当的股利分配政策,就会面临市场压力,迫使上市公司改变不利公司持久发展的股利分配政策,注重股利政策的持续性与科学性。
另一方面国家应通过适当途径如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向投资者宣传证券投资的基本常识,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理性投资观念,树立其正确投资理念,让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得到市场的认可。
总而言之,对于证券市场的进入者只有坚持把投资做成真正的投资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抑制股市过度投机,才能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健康,稳步的发展,投资者的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5 结 论
股利分配政策是检验公司行为的一块试金石,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条件下,股票的市场价格是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轴心上下波动的。股票的内在价值,又以公司的经营业界和成长性为依归。而公司的股利政策,则是衡量公司经营业绩及其成长性的一个重要尺度。理论和现实都深刻的说明:一个没建立起投资回报机制,只知道向投资者圈钱的市场,注定是一个缺乏生命力,没有发展前途的市场。因此,我们必须把股利分配行为的监督作为上市公司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改善上市公司的内外条件,让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尽快走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培育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股利政策。另外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恰当的选取股利政策,使股利政策能够与公司的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保护好股东、公司本身和债权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魏丽江.西方股利政策适用性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金融投资.2005,(2):36-37.
[2] 先轲宁,王燕宁.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现代商业金融实现.2008,(6):30.
[3] 蓝发钦.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4] 王真.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成因分析及改善建议.黑龙江对外贸易证券市场.2006,(2):101-102.
[5] 赵艳雯,郝菊.健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8,(5):33-34.
[6] 赵明星,王禧扬.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分析.山东纺织经济.2009,(2):27-29.
[7] 林铭.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底下的成因分析.浙江金融.2010,(2):43-44.
[8] 沈云峰,赵洪进.新股利分配实施方案探索.商业时代.2009,(34):89-90. [9] 薛宝莉,刘杉,梁粉莲.中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比较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9,
[9] 李宏杰.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类型及其选择.市场论坛.2006,(4):78-81.
[10] 洪洁,刘欧.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0,(5):176-177.
[11] 尤玉静.怎样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科技创新导报.2007,(36):208.
[12] 朱海军.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管理观察. 2010,(5):186-187.
[13] 许日.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理论研究综述.证券交易与上市公司.2010,(1):6.
[14] Soren Asmussen,Bjarne Hojgaard,Michael Taksar.Optimal Risk Control and Dividend Distribution Policies.Finance Stochast.2000,(4):299–324.
[15] Veikko Jaaskekainen.Growth of Earnings and Dividend Distribution Policy. Swed Economics.1967,(9):184-196.
浅析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及其选择(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