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共收费资金使用效益不佳。由于收费主体多元化,并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导,一些部门单位受小团体利益驱动,让资金游离体制之外,逃避专户监督,资金在自行安排使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目、混乱和浪费现象。
(二)现行收费制度不合理性造成的危害
1.大量的收费影响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收费规模的庞大侵蚀了税基,形成“费挤税”现象,造成我国税收收入在政府收入构成中的比重偏低。1999年,美国税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重为93.8%,德国为83.2%,瑞典为87.6%,丹麦为86.8%,而我国仅为44.8%(政府收入中未包括制度外收入)。我国收费收入大部分成为地方、部门的利益,没有成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可支配财力,同时,收费规模的庞大肢解了财政,造成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下降,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弱干强枝”的财力分配格局。这种分散的财力分配格局,不仅存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于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同样也存在于每一级政府与其所属职能部门之间。长此以往,势必危及国家政令的统一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2.大量的收费加重了企业的负担。预算外收费恶性膨胀的直接结果,是社会财富创造者——广大企业和生产经营业户不堪重负,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受抑制。一些地区和部门从局部利益出发,以财政经费不足为由盲目收费,其结果是收费越多,财源越枯竭,财政越困难;财政越困难,部门收费越增加,税源更萎缩,财政则愈加困难,如此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这就是国家税收占GDP的份额不高,而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广大农民负担越来越重的重要原因所在。2000年,我国税收占GDP的比重为14.16%,而企业的实际负担却高达34.43%。
3.大量的收费易滋生腐败,不利于廉政建设。政出多门的各种收费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自收自支,不纳入预算管理。既然能够自收自支,那么收费项目的多少和收费规模的大小,就同各部门、各地区的利益特别是同有关人员的个人利益挂上了钩,其收费的积极性自然越来越高;既然不纳入预算管理,其支出又逃脱了各级人大的监督审查,也促使其规模越来越大。以辽宁为例,2001年,全省政府收费总额达580.53亿元,占全部财政性资金的49.16%。其中省本级为90.97 亿元,占全部财政性资金的69.08%。政府收费规模不断扩大,非财政部门大规模地介入财政性分配,使整个国民收入分配渠道陷入混乱。而且由于各个收费单位与来自管理对象的资金上缴有了直接联系,以至以权谋钱、以权换钱等不规范行为也就由此产生并愈演愈烈。
4.大量的收费误导了劳动力的非理性流动,增加了机构改革的难度。目前企业效益普遍较差,职工收入相对较少,下岗工人大量增加。由于有大量收费的存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高且稳定,故大家想方设法争相涌入行政事业性单位,造成劳动力的非理性流动,形成财政支出中人头经费的不断增加。从另一方面看,收费的增加又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增加提供了物质基础。人员压而不缩、缩而不减、不断膨胀的,基本上是那些具有经济承担能力,不仅负责收费而且还自主安排全部或部分收费资金的行政性事业单位。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政府收费的30%至40%用来养人,个别收费几乎全部用来养人。
三、费改税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原则
1.减轻负担、综合治理原则。费改税是针对我国现行收费过多过滥而提出的对策,因此,实行费改税的基本目标是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这就决定了实行费改税决不是简单的“一对一”转并,除少数确需保留、依法纳入征税范围外,要把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将用于养人及某些征收机构福利或充实小金库的收费坚决砍掉。
鉴于前几次治乱减费的经验教训,此次费改税改革必须实行综合治理的原则。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经济分配制度,扭转多头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形成以税收手段筹集政府收入为主,辅之以少量必要的收费收入,从根本上制止向企业和城乡居民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的“三乱”之风。
2.总量控制、规模适度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整个财政收入的主体,收费收入只能居补充地位。对那些不能通过税收来解决资金问题的社会公益性和补偿性事业,应通过收费来解决。因此,收费收入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而且其总规模应适当。参照国内外经验,我国的收费收入应控制在占整个财政收入的10-20%左右为宜。
3.以税理财、统一理财原则。费改税实际上涉及到政府收入组织形式和政府各部门及中央和地方分配关系的调整。在这次改革中,应按照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以税收作为筹集财政收入主要形式。同时,要强调集中统一理财,这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有些部门、地方自己收费、标准自定,随意性很大,往往导致部门、地方利益驱动下的不规范收费行为的出现。所以,要由政府收入分配部门即财政部门集中统一管理,不能把财权分散。
4.综合配套、稳步推进原则。费改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此项改革必须进行总体设计,改革措施要相互配套,且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要考虑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不能因改革而影响发展,也不能因过于考虑发展而不进行改革。应在广泛、深入、细致地调查的基础上,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实施费改税。
(二)主要内容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