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青少年性越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青少年的营养水平比起父辈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青少年的生理发育也普遍提前。
4、青少年强索。近年来,在一些城市的部分学校周围,特别是平时管理较差的学校,出现了未成年人结伙对在校学生进行强索的现象。
5、沉迷网络。网络的大信息量和匿名性的特征,对于青少年有独特的吸引力,上网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在上网人群中青少年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群体。他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游戏,发表意见。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必须依靠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综合上述情况,为增强家校的教育合力,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家长和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家校结合的重要性
要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家长和学校必须对两者结合的重要性有正确而充分的认识,并将这些认识落实到行动中去。
1.家长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家长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教师身上,说是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事实上,这种将孩子推给学校、交付给教师的做法是在推卸责任。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爱。家长和教师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家长应承担起培养孩子的责任,让孩子生活在家庭的关爱中。
2.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家校结合的好坏会关系到教育效果,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家校结合好,有利于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反之将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改善家校结合的具体操作方法
为实现家校的完全结合,家长和学校需要紧密联系、彼此了解,以科学的教育方法推进孩子的教育。
1.加强双向沟通。在家校的关系中,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在进行合作活动时,学校须尊重家长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家长的情况,满足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和要求。参与到学校和班级中去,与教师、学校交流孩子的有关信息,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及策略,促进孩子的进步和成长。2.丰富交流的内容。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时代,家长和学校都已意识到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3.保持家校教育合力的连续性。4.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沟通频率。5.落实监督工作,加强家校结合重要性的宣传。
(三)缓解家校合作中的矛盾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1.家长们要以身作则。家长一定要严格约束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2.保持家校教育一致。增进家校共育的合力效应。
(四)家校共同合作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1.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都要注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由兴趣带动学习积极性。2.对孩子平时要以赞扬、肯定为主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当家长和老师发现孩子有不良行为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阻止,但不要采取辱骂、体罚等行为,要认真分析原因,做细致的说服工作。3.要鼓励孩子多参与学校的集体活动,防止他们因无聊去寻找其他不当的娱乐。4.引导学生多浏览信息丰富、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网站。这就避免了学生一开始对网络功能的错误理解。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的有效结合。只有二者建立起一致的系统,才能完成“育人”的使命,促进民族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发展。
家长与学校合作教育方面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3)(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