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有些知识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认识,但对其是非界限仍不够明确,面对有关问题学生往往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有时甚至出现小小的争执。如:“人们应不应该食用转基因食品?” “科学家应不应该研究‘克隆人’,它对人类的发展是弊是利?” “外来物种会不会影响本地物种的发展?人们要不要进行干预?”……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时,教师可适时组织一些小型辩论赛,让学生在你争我辩的过程中大胆探索、畅所欲言。在这种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洞察事物的敏锐性,学会辨证的看问题,又锻炼了学生从容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不同看法的能力,这样的处理效果比教师单方面的说理要有效的多。
⑶利用学生违纪,动态生成
孩子不懂事、贪玩、调皮,都是孩子的天性。不懂事的孩子上课易“走神”。课堂中发生违纪现象时, 教师一般采取“堵”、“截”的方法,或者会毫不客气地批评违纪的学生。这种做法从时效性上讲,是浪费时间,效率很低。其实在特定的条件下,老师发现课堂上的违纪后不妨借题发挥,适时作些必要的疏导和指引,违纪事件也可以成为课堂教学资源。
案例6:凭空多出的女生
在平面镜成像的课堂上,铃响后不久有位女同学拿一面小镜子在“孤芳自赏”。课上老师借新课导入的桥梁巧妙地说:“现在我们班里多了一位女同学,这是怎么回事呢?”其他同学马上用眼睛四处询问。为了不冲淡教学主题,老师接着说:“有位同学已掌握了镜面反射知识并懂得了应用。不过,你们知道平面镜为什么能‘照’出我们并被我们看到?平面镜成像又有什么特点?这都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当然,只有上课专心才能真正学好知识、懂得运用。我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平面镜中反射出的是一个个活泼向上、富有才气的时代骄子”。教师没有半点指责,课堂仍处于融洽气氛中。学生以安全、欢愉的良好心态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满意、信任的情感,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三、结束语
为了关注“学生资源”,教师备课要比过去更精细,花更多的时间充分预测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活动、体验和多种可能性。有了精心的预设,学生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同时,课堂又是动态的,即使再精心地预设了多种可能性,课堂上还是会出现各种“意外”、 “突发事件”等,此时就需要教师运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机智,努力将生成性资源融于教学活动中,让课堂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这样,教学就更具针对性,就能为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使科学课堂变得更生动、更鲜活、更科学。
经过几年的尝试,由于笔者重视“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比以前更大胆、更主动,课堂气氛更活跃,探究欲望更强烈了。在学生中调查后发现,教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已有的生活知识作媒介,不但激活了旧知识,也自主建构了新的知识;教师将学生喜欢的游戏、制作带进了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学得深入;教师又把前沿的、热门的科学新成果带进课堂,增长知识的同时能让他们带着疑惑进行辩论,尽情表达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有东西可说,能说、会说、想说,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XX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盛群力等著 《学与教的新方式》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3、梁秋英主编 《中学生物教学》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 2007、2008
珍惜学生资源,焕发课堂活力(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