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创新、金融技术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的不断出现,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载体,金融创新带来了成本降低、风险规避,提高金融市场与机构运行效率等一系列有利影响,对全球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金融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于世界各国而言都是利弊兼而有之,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我们必须要现实地去面对它,即不能由于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带来的风险而去回避,也不能毫无顾忌、毫无准备地去迎合。金融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对世界的有利影响
综观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金融全球化从总体上有力推动了世界经济、世界贸易与国际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经济利益:
1、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在促进生产全球化的同时使得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2、促进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资金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资源之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跨国资本流动的不断增加,使有限的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加合理有效的配置,起到了调节资金余缺的作用。金融全球化促进资金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不仅使欧美等国的金融中心迅速发展,而且也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大量急需的启动资金,带动了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3、促进了金融结构的整合。西方发达国家中,德国、日本等国的金融体系以前都是以间接金融为主,资金供求双方密切依赖银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以间接金融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向以直接金融为主导的金融结构转变,在金融结构上美国、英国也呈现出了相同的趋势。金融全球化促进各国结构的整合还表现在金融证券化的发展上。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与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证券化浪潮。证券化又称为金融非中介化或指直接金融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间接金融的发展速度,在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比重渐渐超过间接融资的比重的现象。证券化实质就是筹资手段的证券化,它与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交织在一起,使各国的金融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4、金融全球化推动了国际货币制度改革。1999年欧元的问世使得区域货币一体化成为现实。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货币区域的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它不仅提高了货币的使用效率,减少了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经济安全与台作。而区域货币制度的建立反过来又为金融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与条件。
(二) 对世界的不利影响
金融全球化一方面提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优化了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金融全球化也带来了种种的不利影响。
1、金融全球化使得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与频率不断加大,并越来越表现为脱离实体经济因素独立运行,资本的大规模无序流动。由于资本可以迅速自由地由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利率、汇率管制的放松为各种金融产品的价格大幅度波动提供了条件,国际游资可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及不同的市场选择投资机会。但由于国际游资的追求利润本质,它往往具有投机性和高风险特征。在东道国经济高速成长时它们会大量涌人,但一旦经济上发生动荡又会迅速退出,国际游资的快速涌人和退出以及所带来的汇率、利率的大幅震荡使东道国承担着巨大风险,甚至会造成整个国家的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同时,由于各国金融市场的逐渐融合,一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又会在其他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最终造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2、金融全球化加大了各国金融监管的难度。由于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流动、转移,加剧了各种投机性金融活动的负效应。金融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国际信息网络化和业务处理的电子化,使金融交易的流量和流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巨额的国际投机资本使得经济和资本规模不够大的国家很难对突然来临的金融危机实施有效的控制,资本流动自由化也使得资本外逃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金融全球化可以使国家对跨国银行的管理失控,对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此外,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向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金融监管难以适应不断创新的金融业务,跨国金融监管又由于各国间的利益冲突而难以实施。
3、金融全球化促进了虚拟金融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加剧了其投机性而虚拟金融资本和交易的膨胀易于诱发金融泡沫,积聚金融风险。发达国家的一个大机构投资者资产的一小部分对一些国家的金融市场来说就是一笔巨大的资金供给,这些投资者的加入将大大提高金融泡沫化的程度。国际游资在东道国的资本市场上的配置调整就能引起当地金融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甚至引起恐慌性的抛售,导致金融泡沫的破灭。
4、金融全球化加大了汇率波动的不可预测性与不确定性,从而加大金融市场的风险。
5、金融全球化对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造成较大冲击,是地区性金融危机发生频率加快的重要原因。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