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华为推出“配股”公告,此次配股的股票价格为每股4.04元,年利率逾6%,涉及范围几乎包括了所有在华为工作时间一年以上的员工。由于这次配股属于“饱和配股”,即不同工作级别匹配不同的持股量,比如级别为13级的员工,持股上限为2万股,14级为5万股。大部分在华为总部的老员工,由于持股已达到其级别持股量的上限,并没有参与这次配股。之前有业内人士估计,华为的内部股在2006年时约有20亿股。按照上述规模预计,此次的配股规模在16亿~17亿股,因此是对华为内部员工持股结构的一次大规模改造。这次的配股方式与以往类似,如果员工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直接用现金向公司购买股票,华为以公司名义向银行提供担保,帮助员工购买公司股份。华为2010年虚拟受限股每股分红预计2.98元,较上一年的1.6元增加近一倍,每股净资产增值预计达5.42元。这是华为自2001年首次没有保留利润进行全分红,内部称此举以便新员工购股,体现出人性化考量。
目前,华为的激励机制呈现三位一体的形态,即绩效管理体系、薪酬分配体系和任职资格评价体系,三者三位一体,互通互联,形成动态的结构。这套标准的优越性,在于华为对员工的评价、待遇和职位不一定具有必然的关联性,在摆脱利益裙带关系之后,职位只是企业中做事的一个简单标志。在去除了官本位后的任职机制,员工上升通道自然打开。绩效考核优劣分明,持续改进高薪和股权使华为的薪酬对外具有极大优势,但要保证内部的公平,考核不可或缺,它是重要的报酬决定因素之一。在华为公司,考评体系的建立依据以下假设:华为绝大多数员工是愿意负责和愿意合作的,是高度自尊和有强烈成就欲望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很明显;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应该体现在工作绩效的改进上;失败铺就成功,但重犯同样的错误就不应该的;员工未能达到考评标准要求,也有管理者的责任。员工的成绩就是管理者的成绩。员工和干部的考评,是按照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对每个员工和干部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的例行考核与评价。工作绩效的考评侧重在绩效的改进上,宜细不宜粗;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考评侧重在长期表现上,宜粗不宜细。考核和薪酬紧密联系,并不意味着考核仅仅是为报酬服务。华为的绩效考核以绩效的改进为目标。主管要对下属进行辅导、检查,再做出评价。和下属的沟通列入了对各级主管的考评。
(四)三鼓励三优先的用人方针
在干部政策导向方面,华为提出三优先、三鼓励的政策。
“三优先”是:优先从优秀团队中选拔干部,出成绩的团队要出干部,连续不能实现管理目标的主管要免职,免职的部门副职不能提为正职;优先选拔责任结果好、在一线和海外艰苦地区工作的员工进入干部后备队伍培养,华为大学的第一期就办在尼日利亚;优先选拔责任结果好、有自我批判精神、有领袖风范的干部担任各级一把手。
“三鼓励”是:鼓励机关干部到一线特别是海外一线和海外艰苦地区工作,奖励向一线倾斜,奖励大幅度向海外艰苦地区倾斜;鼓励专家性人才进入技术和业务专家职业发展通道;鼓励干部向国际化、职业化转变。所有干部都要填表表示自愿申请到海外最艰苦的地区工作,否则不管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均不招聘。
华为的干部任职标准,从品德、素质、行为、技能、绩效到经验,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在华为有两条通道,一是向管理者走,一是向技术专家走,同等任职的管理者和技术专家能享受同等待遇。华为否定以实现员工个人价值为目的的自由文化,员工在华为改变命运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条是努力奋斗,二是产生优良的贡献。华为给员工的报酬是以其贡献的大小和任职能力为依据,不会为员工的学历、工龄和职称及内部“公关”做得好支付任何报酬。认知不能作为任职的要素,必须要看态度、要看贡献、要看潜力。干部培养选拔的原则,一是要认同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二是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新闻网-------2015.02.04
2、以奋斗者为本: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ISBN:9787508647791
3、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官网
4、如何进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环球网校--2012年9月21日
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11-1--作者:付勇、刘韬、史津铭
6、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新闻中心网---2015年6月12日
7、陈明,封智勇,余来文:华为如何有效激励人才[J],化工管理,2006年3月版
8、岳淼.《华为B2C黑马是怎样炼成的》[J],环球企业家,2012年4月12日
9、房振宇.华为战略性人力资源招聘带来的启示北方经贸[J].2008.9.
10、刘华.广东省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思考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6.8.
浅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