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企业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自然有以下几种。
导向功能。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个体成员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祖国美好未来,以整体和社会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四化”大业为重,勇于奉献;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企业树立大局观念,为国家富强多做贡献。
约束功能。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是企业文化对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强制性的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软约束产生于企业中,弥漫在企业文化氛围里,形成一个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为了发挥企业文化约束功能,我场制定了严格的党员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实行全员上岗聘任制,优胜劣汰;场长与基层企业法人代表签订目标经营责任状,实行奖罚制度。这样,使全场党员干部和基层企业都有约束感、责任感和危机感,从而推进了农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凝聚功能。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该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把全体员工团结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
激励功能。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它对人的激励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动,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它不是被动消极地满足人们对实现自身价值的心理需求,而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在企业群体中产生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每个企业成员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产生为企业走向成功而努拼搏的献身精神。
创新功能。德鲁克说:“创新是改变资源产出;改变资源给予消费者的价值满足。”也就是说,创新是赋予资源的一种新能力,使它能够创造新财富,而新能力的产生是以新知识积累为基础;以垂直思考、平等思考为动力;以勇于实践为前提;视风险为机遇而形成,这是创新的基本原理。创新的源泉是先进的企业文化,可列出这样程序:学习、积累-产出思考-把科学、实际加以总结提炼-产生创新思维-变成创新方法-投身于创新实践-赋予新的资源能力-形成新财富。创新是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同时也是我们自身需要,如你具备了创新能力,就会对“快速的变化”有所准备,并能做到视变化为常规,企业文化具备了能让你具备不断创新的智慧和灵感。
整合功能。企业每个员工都有自己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目标,如不加以整合,不但形不成合力,找不到共同目标,还会形成盲目、无序、相互碰撞的混乱局面。在这种局面下,会使有效的力量与奋斗成果抵消在人与人的互相争斗过程中,是资源浪费。企业文化是员工队伍整合的有效途径。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经营思想、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不但能统一员工思想,也能统一员工的行为,更能统一员工与企业经济利益的协同性。在先进企业文化的整合作用下,员工的力量、智慧能得到高度集中。
约束功能。企业文化约束功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建设,它是由一套科学、系统、严密、结合企业管理特点的系统文件组成,是支撑企业管理的重要因素,是每位员工、每项工作都严格有序进行的保障,反映企业文化的实质。二是自我约束,这是在制度中没有规定的行为、语言、形象、方法在“自觉”中得到延伸和发展,这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判定个人品格的惟一标准。当人们感受到先进企业文化力量的时候,不但会为之而震动,且会在瞬间提升您的心情,并在企业文化环境熏陶下,努力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这时约束会使人们感到一种自觉的行为和责任。
形象功能。一个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一个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战略推进的企业,它的企业形象功能会不断提升,将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企业识别系统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三大部分。在理念识别系统中,员工的精神风貌、思辨性和处事方法会更加理性化,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价值观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力量。在行为识别系统中,能体现企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企业利益的内在联系。员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体现企业整合的一致性,并给外界一种亲情感。在视觉识别系统中,会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而易被市场认同,被客户接受。高度竞争的市场已使企业处于经济领域中心,而具鲜明个性的企业形象,会给客户一个容易识别的鲜明印象,成为企业在市场中的显著标志。
发展功能。有些企业不但能看到机遇,且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而有些企业对机遇到来却毫无感觉,当感觉时为时已晚,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忽略企业文化建设。由此产生沟通不畅、自身敏感度下降,尤其是对企业长期发展缺乏正确目标和科学对策,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很少对企业未来进行思考。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具有先进企业文化的团队的决策机制,更加科学、快速、民主,因为新品开发文化、客户文化、营销文化、形象文化等形成紧密、相互作用的运作系统。这一系统使我们看到事物整体,而不是局部,看到长远利益,而不是短期行为,“世界500强”不但是经济上的巨人,也是先进企业文化的楷模,在实施经济扩张主义时,都以鲜明的企业文化为先导,然后才是产品介入,这时产品与服务成为企业文化载体,使客户和消费者对企业产生坚定的信赖感。同样,当企业兼并或实施跨国战略时,首要的不是科技投入和规模大小,而是打破文化壁垒,实施文化渗透,只有在思想、行为一致时,科技、规模和资金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获得预期投资的丰厚回报。
三、企业文化建设是有效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
人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统一体,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我们依据激励对员工个体的作用方式可以把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物质激励通常是通过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来实施的,例如薪酬激励、福利激励等。而精神激励通常是通过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来实施的,与物质激励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是因为物质激励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边际递减现象,而来自精神的激励则更持久、更有效。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是指企业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通过各组成要素来激发员工动机与潜在能力的作用,它属于精神激励的范畴。具体来说,企业文化能够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调动员工的精神力量,使他们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关键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一旦员工对企业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那么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就具有了持久性、整体性和全员性的特点和优势。
四、企业文化建设成就企业绩效与发展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体制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企业正向着文化管理阶段迈进的时代,企业作为新的管理理论,受到了我国管理理论界的、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同时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也受到了管理者的广泛推崇。重新认识企业文化以及如何正常处理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的关系,对企业管理者具有非常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可能有人会问:持续良好的企业绩效来源于哪里?
我以为,来自于卓越的管理。管理的指令要靠人来执行,所以管理与其说充满了科学性,还不如说是充满了艺术性,越是高层次的管理越是注重对人自身的管理,愈是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对人的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愈是注重尊重人、发展人,使管理充满了艺术性和人情味。
管理的艺术性的支撑平台是什么?就是管理的哲学理念,也就是大家通常讲的企业文化。在企业里,人们看到的一切有形的东西,大到规章制度和企业建筑物,小到领导人使用的办公用品,都无不体现着企业的文化理念和核心领导人的哲学思想,整个企业的产品无不渗透着企业文化的个性,甚至企业里的员工也无不具有企业的个性,这些都是企业文化长期熏陶、潜移默化的结果。因此完全有理由说,无论企业自身意识到企业文化存在与否,企业的一切有形的东西的确都反映着企业文化。笔者认为,有形生于无形。就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是无形的,是真正决定着一个企业从成功走向成功还是从失败走向失败的根本因素。企业的厂房、设备等硬件可以损毁,而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并和员工的生活理念相融合,则会为企业绩效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此,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重要作用决非人才、资金的作用可以比拟。良好的企业绩效从表象讲来源于卓越的管理,而从根本上说则来源于企业文化。用佛家文化的术语来说,企业文化是原因,管理是助缘(必要条件),绩效是果报(结果)。企业文化如果匹配以适当的管理,必然会产生相应的企业绩效。企业文化是思想,思想先于管理,因此企业文化最终决定企业绩效。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和企业绩效之间是因果关系,企业文化是原因,企业绩效是结果,二者通过管理这个桥梁而联结,所以对企业绩效的管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企业文化层面。企业文化如同一个计算机程序,程序本身是企业文化,程序的执行是管理运营,程序运行后所表现出的结果是企业绩效,程序编写的越好,程序运行效率也一定越高,运行的结果也一定更加如意。同理,企业文化建设的越好,管理的成本就会越低,管理的效率就会越高,企业绩效也会因此而增长。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生命力是有限的。比如曾经红极一时中国民营企业爱多集团的兴衰足以证明:离开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保障,企业绩效是短暂的而非持久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营造企业文化有效激励员工(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