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持续良好的企业绩效从表象看来源于卓越的管理,但追根溯源则来源于优秀的企业文化,那么,为什么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绩效问题,从战略的角度看,就是要努力建设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能保证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体目标相统一,使企业绩效在物质条件一定下达到最大化。因此,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人一定非常注重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绩效持续的企业一定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要想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企业绩效问题,只有靠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的标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保证企业绩效的持续,而且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着全人类共同的优秀品质,诸如和谐、诚信、和平、谦让等良好的人文特征。优秀的企业文化在给员工和企业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员工以精神上的满足,也使企业在社会上受到了赞誉和认同,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时也给客户带来了满足,进而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终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贡献。所以社会也会回馈企业,企业将会产生持续的企业绩效。
因此,要想在全球经济战场上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把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到战略的高度加以认真落实,通过锲而不舍的建设企业文化以凝聚人心,优化企业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配置,尽可能将资源及时转化为资本,从而为企业绩效最大化、持续化提供长久的保障。
五、如何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第一、从领导人做起。要想真正建设好企业文化,就得从领导人自身作起。既然满足需求是人的本性,企业领导人和员工一样也有各种需求,但是领导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一切政令和管理措施的发源地,太多的需求会导致企业领导人私欲膨胀、杂念丛生,因而智慧蒙蔽。所以企业领导人应该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通过持续不断地修心养性削减各种私心杂念。
文化修养不单纯是只掌握了西方管理学的技术,获得了某某大学的MBA证书,文化修养主要表现在德行上,也就是说愿意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而且能够节制私心杂念,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仁慈之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理念,不断历练自己的心志,不断地从全人类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吸收思想的营养,从而把自己锻造成一个品德高尚、智慧高超、意志坚定、学识渊博的企业领导人。唯其如此,才能为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奠定下深厚的基础。
中国加入了WTO,企业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可以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完整的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里面蕴藏着无尽的智慧。企业领导人若具有中国文化的学养,再结合上西方的科学管理手段,中国企业将是如虎添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持续增强。
因此,要想真正经营好一个企业,离开建设企业文化是万万不能的,而企业文化的建设者是谁呢?是企业的核心领导人,企业核心领导人的文化修养、学识水平、价值观念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优劣与个性。如果企业的权力掌握在一个没有深厚品德学养的人手中,企业的前途就可想而知了,企业持续绩效又从何而来呢?所以,企业领导人应该终身不断地加强学习和修养,只有用人类优秀文化这把利剑不断地驱除私心杂念,人性善的一面才会放射出更强的光辉。唯其如此,企业领导人才能将时间、精力、智慧最大可能地运用到发展企业上,运用到为员工谋福利上。一个全心全意为员工谋福利的领导人,他一定是受员工爱戴的领导人,一个能被员工衷心爱戴的领导人,在建设企业文化中,他一定能发挥出强大的辐射力和感召力。
所以,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时,企业领导人是火车头、是发酵剂,起着重要的带动和孵化作用,建设企业文化应该从领导人开始做起。
第二、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企业绩效的提高在物质条件一定时,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是人。因为再先进的仪器设备最终只有和人力资源相匹配才能发挥出效能,企业如果具有了非常先进的仪器设备,而缺少和设备相匹配的员工,那么企业的绩效是难以提高的。所以员工素质的高低是制约企业绩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对员工的培训活动应该具有超前性,企业领导人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该树立超前观念,并将这一观念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逐渐渗透到各级管理人员的意识中去。企业领导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在超前观念的指导下,制定出一整套各个层次的员工培训方案,时刻注意吸纳新知识,密切观察新的技术发展动态,目的是为了制定出既合乎企业实际又能与最新技术发展方向相联系的培训方案,使员工通过培训后确实有所收获,员工因为提前掌握了较新的知识与技术,感到工作富有挑战性和成就感,长期坚持下去,不但员工素质提高了,而且企业的知识储量和人力资源储量也增加了,如果再匹配上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企业绩效将会大幅度地提高。另外,除了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外,还需要对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持续不断的道德教育,及时地形式多样地将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在企业中传播好,努力把员工塑造成既有技术又有道德的高素质员工。
第三、用人德能兼备、建立机会均等的晋升平台。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持续的企业绩效。企业中的一切工作都要靠人来完成,在用人标准上,中国文化一贯倡导以德为先,德能兼备,所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拔出一定水平的人才,并按照德能兼备的原则用好人才,为提高和保持企业绩效发挥作用。企业领导人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观察智慧和一套健全的选人、用人制度把适合各种岗位的人选拔、配置到最合适的岗位上,使人尽其才,才尽其力,如此,企业绩效哪有不提高的道理呢!
在职务晋升方面,企业应该为员工建立一个透明化的、公平的、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竞争平台。打破唯学历至上的框框,使员工的竞争机会平等,真正树立能者居上的观念,并建立起相应的机制,以保证有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现在的有些企业存在一定的错误导向,致使员工都愿意去做管理者而不愿意到一线去做操作设备的技术人员,大发议论者多,实干家少,导致企业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优秀的管理人才,如果一个企业形成这样的文化氛围,哪还有企业绩效的持续提高可言呢!
其实,只要企业的领导人真正地潜心进修了人类优秀文化;真正地领悟了中国文化在管理中的真谛;真正地具有了一颗仁慈之心;真正地做到了言行一致;真正地做到了关心人而不是恐吓人;真正地做到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克制私欲,奉公守法;真正地做到了确实是想发展企业,而不是只想先发展自己;真正地领悟到金钱仅仅是激励员工工作热情的常规手段之一,而不是万能的杀手剑;真正地进行了科学决策而非完全凭经验,那么企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员工会不令而行而非有禁不止,企业绩效会不求自得。
满足需求是人的根本属性,在一个令员工心情舒畅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工作,有谁不愿意争创一流的绩效呢?谁又愿意轻易失去一个令人愉悦的工作环境呢?工作环境在不知不觉中似乎成为了员工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累赘,人人与企业融为一体,每一个员工的绩效都达到了个人能力限制下的最大水平,企业的绩效还低的了吗?
结束语
在目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越来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身在职场拼杀的决策者们在现实中反复不断的进行学习、实践,提高对企业文化内在的认识问题,使这一观点和理论真正能服务于我们的企业、振兴我们事业的发展。
致谢词
本学位论文是在宋剑涛导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负责的态度,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在赴新疆乌鲁木齐市面授期间,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和其他同班同学。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宋导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他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帮助我们在计算机技术、大学生职业规划等方面开阔视野,同时还在人生态度、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宋导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函授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在此,作为班长,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了三年函授学习的2006级人力资源管理班的各位班委和同学,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班主任员明老师,还有郑绪明同学,他们对本课题的选题做了不少工作,给予我不少的帮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的母校----西南财大,谢谢你们!
参 考 文 献
1、叶军.外企风采[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P236-239
2、关鹏.名企管理模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第2版:P120-166
3、李磊石.试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6(6):P20
4、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之我见 郭运通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7/11
5、企业管理中的“和”与“合”——关于创建和合文化的几点思考 梁子 施工企业管理 2007/12
6、引入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思想的探索与实践 孙润民 陕西水利 2007/05
7、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 王丹 消费导刊 2007/10
8、 企业文化与知识管理绩效相关性的案例研究 林慧丽 企业活力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