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换位思考”式的提问:
当孩子在理解图画故事情节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顺着前一个问题推进阅读进程时,教师不妨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孩子寻找到另一种思考的途径,引发继续阅读的兴趣。如在阅读活动《谁是乖孩子》中,若直接问“为什么小猴子们猜不出上车的是猴爸爸呢?”,一定会让孩子们不理解。不如让孩子们换个角度去思考,“如果你是猴爸爸,你会怎样考验小猴们?”使孩子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并将这种思考与故事的前后画面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4.“自主发问”式的提问:
为了更好的发挥幼儿阅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具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氛围,同时更为了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教师在幼儿进入中班后期,不妨尝试让幼儿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如: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然后顺着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鼓励其他幼儿来解答问题,这样即能有效地激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洽幼儿间的关系,又能引发幼儿进一步阅读的愿望。
当然,在设计提问时,教师必须注意幼儿个体的差异,还必须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想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师就应在活动中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提问,使全体幼儿都有表达思想,表现自己的机会。
(七)发展中班幼儿的阅读能力——多元化阅读空间
阅读活动绝不仅仅单指图画书的阅读,其实在日常活动中,处处可见值得提供给幼儿阅读的材料。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单一的阅读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的,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幼儿对阅读的倦怠感。这时,教师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指导,帮助幼儿对阅读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1.环境中的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技能”,因此丰富、适宜的阅读环境,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然而幼儿的阅读环境包括精神上的阅读环境和物质上的阅读环境。
精神上的阅读环境也可以说心理阅读环境,是指以幼儿为主体,营造开放、宽松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在阅读学习中感受到开放而平等,。包括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自然、和谐互动地交流、探讨,还包括尊重阅读学习的个别需要,让幼儿享受个别教育。
物质上的阅读环境包括社区、家庭、幼儿园的环境设置。在幼儿园里从主题环境到活动材料的准备环境,都能让幼儿感受到和谐、浓厚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结合主题教育目标,有目的地准备阅读环境。通过设置主题墙、图书角、阅读区、环境布置,可以通过游戏及正式的阅读教学活动,还可以定期向幼儿推荐优秀的图书等,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多元化的阅读环境,引发儿童的主动阅读的兴趣,促使他们在主动建构中,阅读能力获得发展。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指导策略分析(七)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