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些孩子而言,虽然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仍然对成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依赖成人的帮助与指导。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更加用心地了解孩子阅读的现状和爱好,精心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这样才能进一步有效地激发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并逐渐过渡到幼儿独立自主地完成简单的阅读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 那么要想选择中班幼儿非常钟爱的阅读教材,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教材应该是画面清晰,形象鲜明,角色的动作夸张,情节简单易懂,没有复杂的背景,角色之间的关系简单易懂。这样一来,中班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一定的新经验,又不会因为过难而影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那样才是一本非常符合中班孩子阅读特点的好书。
2.阅读教材中的情节发展应该是孩子生活中熟悉并向往的经历,既贴近生活,又极具童话色彩。阅读故事的过程能使孩子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和迁移形成新的阅读经验和理解方法。
3.帮助中班孩子选择阅读教材时,故事书应该单页单幅,画面表现力强,情节发展有序而文字相对简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班孩子独立阅读的条件。只有适宜的教材才能更好地发展孩子阅读的能力。
(三)有效运用早期阅读集体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
除了在阅读区中投放各种适合幼儿阅读的材料外,现在更多地在进行早期阅读的集体教学。在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集体教学,唤醒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促进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是非常可行的。当然,在早期阅读集体教学中,有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
1.完整式阅读法——完整地展现作品内容
完整式阅读法是完整地阅读整个阅读内容的教学方法。精彩的阅读材料,图画艺术性强,非常富有情感,故事的主题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引发幼儿共鸣的。完整地阅读能带给幼儿情感上的冲击、语言上的提升。在阅读中,完整式的阅读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它经常使用在阅读的内容比较浅显或重复较多的阅读教学活动中。
2.分解式阅读法——有机运用故事情节
分解式阅读法是将阅读内容分成几个段落逐步进行教学的方法。阅读材料通常以较多连续的画面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相对而言故事的容量比较大,而且不少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每个转折的关键情节都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这样的绘本就很适合进行分解式的阅读。在开展此类阅读材料的教学时,我们应抓住故事的转折点,将内容分几个段落进行,然后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行为习惯猜测故事的可能,再进入下一阶段的阅读,活动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3.综合式阅读法——帮助掌握故事内容
综合式阅读法是指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时,将各种阅读方法进行有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幼儿的阅读材料有的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着讲故事的重要责任,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托的关系,这才营造出阅读材料完美的感觉。因此,我们在针对不同阅读材料展开教学时,应在深入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可以将各种阅读方法进行有机地组合,帮助幼儿读懂故事内容,读透故事主题,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四)变化幼儿的阅读方式——从集体到个别
1.幼儿阅读的行为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他们会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画面,进行阅读活动。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有效的指导,幼儿还是会出现一些无序、随意翻阅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在幼儿集体阅读到个别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过渡指导,来引导幼儿正确阅读。中班幼儿对页码已经认识,在集体阅读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根据页码来翻阅绘本,跟着老师一起翻页阅读。翻一页,提醒幼儿认真观察画面,寻找相关联的地方,边听边看,巩固按照页码一页页翻看书本的本领。此时,教师在讲述故事时,语速可以相对放慢,这样就能够观察每个幼儿的翻阅情况,也可以给幼儿更多的时间欣赏画面。渐渐地,可以尝试让幼儿自己阅读了。在幼儿自己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引导,对于一个随意翻阅的幼儿,应提醒并强调,每页故事都是相关联的,只有看懂前一页后,再看下一页,边看边想,看懂每一幅画面。这样通过个别指导,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养成仔细翻阅绘本,认真观察画面,真正理解故事,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5/8/8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指导策略分析(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