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光有良好的阅读环境是不够的,还应具有良好的、丰富的阅读材料。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方面的图书,如科学、数学、故事、图画等方面符合幼儿年龄,使幼儿可以在图书区了解更多的知识。幼儿认识的特点决定了早期阅读活动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有趣的图文并茂的故事,,有实在意义并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文字,能帮助幼儿形成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知识。
(三)培养幼儿阅读水平。
幼儿的年龄不同在图书区投放的图书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而有所区别。中班投放的图书要比小班的投放的图书无论数量还是种类都要丰富与充足,并且需要经常的进行替换和增加新的书籍。图书的难度需要增大,既可以选择文字较少的图书,又可以选择有较多文字和拼音注释的图书,以利于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进行选择图书。在图书区教师应准备一个幼儿阅读情况表,对幼儿到图书区阅读的次数、阅读图书的种类、阅读的喜好、阅读的能力、阅读的习惯及讲述水平做详细的观察并且记录下来,以此为据,教师根据记录来调整教师早期阅读活动的内容以及目标。例如,当教师观察到有些图书几乎无人问津时,就要反思其被冷落的原因,如果投放的时间过长,图书内容对幼儿已经失去吸引力,那么就要及时撤换旧的图书,放入新的图书。如果是图书内容不吸引幼儿,那就要看看这些图书画面人物是否不够突出,色彩是否不够鲜艳,图书故事情节是否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等。如果是,那就要吸取经验、教训避免诸如类似的情况发生。教师能较好的掌握幼儿在图书区的情况,并通过提醒、鼓励那些很少到图书区的幼儿积极参加图书区的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阅读水平的提高。
(四)培养幼儿对图书的兴趣。
在图书区不应该仅仅阅读图书,还可以做一些跟图书有关的活动。如修补图书,自制图书等等。为了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安排幼儿在图书区里,对那些由于多次翻阅等原因促使图书已经破损来进行修补活动。通过幼儿亲手修补的读书,既可以激发幼儿爱护图书的愿望,又可以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自制图书,要幼儿了解图书的基本结构,如封面、中间内容、封底后,教师就可以让幼儿进行自制图书活动。幼儿可以从废旧的图书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将这些事物剪下来并将他们贴在白纸上面,形成一幅或几幅完整的画面,再加上幼儿自己绘画的封面和封底,装订成册之后就可以构成一本完整的新图书。幼儿捧着自己自制的图书,心中会非常的兴奋与高兴,对图书也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四.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注重中班幼儿的阅读前期准备——打好阅读基础
刚步入幼儿园的幼儿不太愿意去阅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让幼儿阅读前,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将内容提前展示出来,用前期经验,来打好阅读基础。比如在阅读《小熊本杰明》前,可以请幼儿说说自己怎么过生日,有没有收到礼物,这样使幼儿对小熊本杰明过生日的故事有所了解,通过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更好的理解故事。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相对复杂的阅读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录音设备,将故事录音后,在不提供阅读材料的情况下,多次播放,使幼儿对整个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再将材料提供给幼儿,结合故事画面,熟悉故事。
(二)激发中班幼儿的阅读兴趣——精心选择教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8/8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指导策略分析(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