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设置和调整区域,科学投放区域材料 1、调整积木摆放和分类,增加辅助材料,促进幼儿异性同伴交往。 在材料的摆放上,教师往往会按照积木的类型、颜色来分类,一旦固定了,就很少会去调整。一段时间的观察下来,发现女孩子大部分喜欢左边放置的色彩艳丽的圆柱体、雪花片、旋转积木等,可以用来制作糖果和甜甜圈,进行角色游戏。而男孩子就比较爱搭建飞机、手枪等,所以就比较爱呆在右边的方块积木、子弹积木等等一侧。因此,教师要对建构区的材料不定时地进行调整,关注幼儿对材料的性别喜好,将其进行混合摆放,幼儿去拿材料时,就可能会和离材料近的幼儿发生交际,出现交换或助人的行为,这就为幼儿异性同伴的交往创造机会。 在建构区材料虽然会随着主题改变而投入一些材料,但总是把几何立体积木换成雪花片,或者换成方块、三角形积木等,要么就投入一些纸盒、易拉罐。而辅助性材料很少投放,我认为幼儿在建构区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拼插、搭建房子、枪等,而是利用搭建的作品来为后续的角色游戏做铺垫。辅助材料可以是小动物头像、小汽车、小人、交通标志等等。这也就满足了男孩搭建的需求,也满足了女孩子角色游戏的需要,更是为幼儿异性同伴交往的对象选择创造机会。 2、充分利用区域环境,灵活转换区域空间,促使幼儿运用多种交往策略。 建构区的活动空间的布局形式基本上是不变的,进而幼儿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模式,偶尔改变一下,你会有大惊喜。 片段记录:每次吃完饭,我都会拿一筐积木放在建构区的一侧。今天,随手把一箱积木放在建构区的中间,幼儿吃完饭,就走进去,在箱子的两边坐下开始玩积木,在箱子一边的陈江弘自己边上的易拉罐用完了,想拿箱子对面的易拉罐。但是,要跨过箱子,或者绕过去,很麻烦,自己搭的又老是拿完东西回来之后倒下。这时,他对对面的小宝说:“小宝,把你后面的牛奶罐拿给我。”小宝就拿了一个给他,之后,他不断地叫小宝拿牛奶罐给他,小宝也很乐意地拿给他,还帮着他搭高楼。 关于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体会-快乐拼搭,共同搭建——以小班建构区为例研究幼儿同伴交往行为(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让音乐成为幼儿的一种生活方式 | 下一篇:关于学习少年儿童法律保护的心得..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关于 学习 《儿童发展心理学》 体会 快乐 共同 搭建 小班 建构 研究 幼儿 同伴 交往 行为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