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问题探讨 --透过虐童事件分析 近期幼师虐童事件频发,例如20岁的浙江温岭蓝孔雀幼儿园老师颜艳红“为了好玩”,双手捏住班上男童的耳朵拎了起来,而看到男童大哭时竟然还笑,令人瞠目结舌,而后期对该老师“深挖”出700张类似的虐童照片,更是让人无法想象。经过媒体的盘点,幼师虐童的事例不胜枚举,看了这些报道真可谓触目惊心。怎么会这样?当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除了震惊、愤怒、惋惜、焦虑,还有什么需要反思的?所谓“3岁定80”,幼儿的教育需要重视,必须重视。虐童事件对当事儿童的心理会造成创伤,这样的创伤阴影会对其未来的人生造成多大的影响无法估量。幼儿是家庭未来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幼儿的教育需要政府、家庭、学校共同关注,需要全社会关注。“赢在起跑线”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考高分,也不是让孩子学习很多很多的知识,更不是让孩子“压力山大”,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心。但愿和谐幼儿园,但愿不再有“虐童”! 幼教老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现状 (一)幼教老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现状分析 目前的幼教工作,可以从幼教效果和幼教资源两个层面来分析,首先说幼教资源,高校扩招让幼教师资力量得到了有效的扩充,一大批高学历的幼教人才被扩充到幼教一线工作中,但是一个明显且十分突出的问题是,高学历绝非等同于高素质,幼教老师个人素质参差不齐、职业道德低下的情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幼教工作的稳步开展。再说幼教效果,由于目前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倒金字塔式”的“8421家庭”,一个幼儿的成长往往牵动几个家庭,因此许多家长都十分关注幼教效果,但是这种关注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要么呈现出“过度依赖”的效果,要么出现了“拔苗助长”的效果,这就让从事幼教工作的老师背负了较大的思想压力,在这种重压之下精神得不到有效的舒张活缓解,就极易造成一些过激行为出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直接将个人情绪宣泄在幼儿身上,这也是幼教的实际工作中“虐童”行为层出不穷的一方面因素。 (二)体制改革对幼教老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冲击和新要求 自“素质教育”从一句口号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之后,幼教体制改革就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最初的“托儿机构”向“学前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幼教的实际内容和涉及范围已经明显的发生了变化。这种变革固然是好的,但是也给幼教的实际工作带来了诸多的隐性问题。 其一,幼教体制改革让幼教老师背负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幼教体制改革的本意是刺激学前教育的教学效果,但是个别地方过度将幼教成果的标准量化,让幼教老师极为关注实际教学成果,一旦幼儿对实际教学内容存在理解上的缺失和偏差,幼教老师往往就容易按照固态思维模式来采取一些激进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将矛盾无限大的激化了,而且这种激化了的矛盾在起不到任何改善作用的时候,就会让幼教老师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从而违背了幼教体制改革的初衷。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问题探讨(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13) | 下一篇: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幼儿教师 职业道德 素质 问题 探讨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