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提高幼儿园教师个人修养的途径分为幼儿教师的自我建设和外界途径。
(一)幼儿教师的自我建设
1.树立职业理想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树立职业认同感,以为社会培养未来成员为己任;以成为“发展型”教师为理想,创造社会财富,享受职业幸福。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观念,以成为幼儿教师为荣,立志在幼儿教学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幼儿教师应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文化素养,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具体可表现为培养读书的习惯,积极与同行交流,参加相关的培训,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帮助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
另外,时代和社会在不断发展,幼儿教师也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可以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另一方面,先进的教育理念可以调动幼儿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二)外界因素的促进作用
1.提高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幼儿教师属于教师行列,但是与处于其他学段的老师相比,经济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极易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造成心理问题。所以,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比如增加幼儿教育的经费,建立幼儿教师职业晋升体系等,并向社会普及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肯定幼儿教师的工作,以此调动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教师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教育当然也不例外。[ 梁红玉. 新时期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 甘肃教育, 2018:36.]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幼儿教育是一种信托行为,这就使得幼儿教育有更多道德层面的意义。幼儿教育要切实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道德发展和道德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将职业道德规则化,给出具体的章程和要求;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帮助幼儿教师将社会道德规则内化等。
3.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决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关系着幼儿教师在这方面的观念、行为和态度。作为与幼儿朝夕相处的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和人格的培养。首先,幼儿园应开设心理咨询室,聘用专业人员,定期对全体幼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如有需要,对幼儿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和相关治疗。心理咨询室不仅仅对教师开放,也可接受家长的咨询,同时相关人员也可参与到教学中,通过相关知识帮助任课教师了解幼儿的心理,或进行课堂管理。再次,幼儿园可以按学期聘请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开展讲座,教授幼儿教师如何进行自我调节;最后,幼儿园在对教师的管理上应更为人性化,听取教师的声音,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
4.丰富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专业标准》中要求幼儿教师勤于学习,不断进取。但是由于幼儿园工作紧密而繁重,即使幼儿教师有学习的需求,也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幼儿园在鼓励幼儿教师不断学习的同时,在园内提供硬件设施和理论知识资料,让教师工作之余可以自行补充知识,另外,幼儿园应给予教师更多外出培训和进修的机会。
5.完善幼儿教师管理制度
建立教师监督机制,设立教师评价标准,完善奖惩制度。在规范教师行为的同时保障教师的权益,调动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骥驰,郭玉峰.论教师的个人修养[J]. 职业技术, 2012(140):82.
[2]易凌云. 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J]. 学前教育研究, 2012(9):8.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4]陈张惠. 浅议新时期幼儿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实践途径[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4):143.
[5]崔婧. 对当前幼儿教师道德失范的研究[D]. 山西:中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6.
[6]周红云, 李继宏. 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基于幼儿教师特殊性的分析[J]. 文教资料, 2011(2):149.
[7]徐浩斌. 论幼儿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制度保障[J]. 社会科学战线,2012(6):270.
[8]梁红玉. 新时期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 甘肃教育, 2018:36.
试论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