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关于修养 1
(一) 修养的定义 1
(二)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对于个人修养的要求 1
二、 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现状分析 1
(一) 新时期幼儿园教师个人修养存在的问题 1
1. 缺乏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1
2. 缺乏爱心和耐心 2
3. 功利思想较重,缺乏奉献精神 2
4. 道德规范缺失 2
(二) 幼儿园教师个人修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2
1. 压力过大,职业倦怠 2
2.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 3
3.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3
三、 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 3
(一) 幼儿教师的自我建设 3
1. 树立职业理想 3
2.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3
(二) 外界因素的促进作用 4
1. 提高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4
2.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4
3. 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4
4. 丰富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4
5. 完善幼儿教师管理制度 4
参考文献 5
一、关于修养
(一)修养的定义
对于“修养”一词,王骥驰、郭玉峰(2012)在《论教师的个人修养》中给出定义,“一个人不论在理论、知识和艺术上还是在思想、品德上,为了不断提高而进行的努力和所达到的一定的水平称为修养。”[ 王骥驰,郭玉峰.论教师的个人修养[J]. 职业技术, 2012(140):82.]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对于个人修养的要求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将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划分为四个领域,即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对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其中“个人修养与行为”领域从个性品质、人格特质以及心理健康等角度对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理念和师德进行了规定。
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主要体现为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性格特征、积极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认知方式、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征的综合体。[ 易凌云. 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J]. 学前教育研究, 2012(9):8.]《专业标准》主要对幼儿园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具体规定:
1.良好的个性修养
良好的个性修养是幼儿教师顺利开展保教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也对幼儿的性格、人格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幼儿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了“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的性格特征,才能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师德的指导下,真正胜任幼儿园的日常工作。
2.健康的心理状态
幼儿教师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状态。在幼儿园日复一日地繁琐工作中,如果幼儿教师不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发展。同时,这也要求教师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稳定的状态。
3.乐于学习的品质
《专业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勤于学习,不断进取。”幼儿教师应努力成为终身学习者,除了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更要向教学实践学习。
二、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现状分析
(一)新时期幼儿园教师个人修养存在的问题
试论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