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与合作关系,它不仅有利于幼儿教师教育和幼儿教育事业的成功发展,而且更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为了了解教师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具体情况,我提出了 “我能同幼儿、学生家长、同事、领导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这一问题,通过调查数据和访谈,我们了解到大多数被调查者能够很好地同幼儿、学生家长、同事、园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合作关系,仍有 2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自己在同学生家长的沟通合作过程中存在着沟通不畅、合作困难的情况发生,而主要原因以如上文所述,因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及教育观念的差异性所致。
四、余杭区农村幼儿园教室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理念落后
农村幼儿园教师未能提现幼儿在保育和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访谈中了解到,多数农村幼儿园教师表示幼儿教学不能支持儿童主动的、创造性的开展活动的方式开展活动,上课内容是根据课程安排或者教学大纲进行,不能体现幼儿在教育、保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引导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幼师应主动担当在教学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担当知识的传授者这一重要角色,同时还应担当幼儿发展过程中桥梁作用,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关爱的生活乐园,构建融洽的师生感情,使孩子得到多方面的成长。从问卷数据中得出,大部分幼师觉得自己的职责仅仅是教书或者带好幼儿就行。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对日常工作中的教育模式和幼儿的交往管理模式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调查数据了解到,在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创设和利用问题上,有30%的教师不能够合理利用手头资源,结合幼儿的年龄阶段,提供或者制作符合幼儿当前发展阶段的玩具或者教具的水平,在与儿童进行活动的支持和引导过程中,接近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无法为孩子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从问卷数据中得出,只有小部分幼师可以做到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共同学习。
(二)专业知识欠缺
儿童发展知识对幼师而言至关重要,对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从而适应儿童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根据问卷数据了解到,在幼师中,有 30%的被调查者在教育的策略及方法上,不能够随着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关调整。通过访谈了解到,多数教师关于怎样使儿童自发的接受教育,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一部分的内容掌握较少。
(三)专业能力偏差
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儿童生产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阶段的玩具和教具,他们表示,一方面农村幼儿园基础条件差、生活水平不发达,难以购买核实的教具材料,另一方面自身的环创能力有限,难以在教具或玩具的制作方面有所创新,更多的还是用简单的剪纸、图画等方式来布置教学环境。农村幼师对儿童自我组织游戏的认识不足,容易忽视儿童在玩耍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形式、游戏伙伴和玩具。教师倾向于对游戏全过程的掌控,游戏的内容及游戏的开展形式均有教师把握。
五、余杭区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政策
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教师生活水平较低、收入低下、社会地位不高,这一系列问题直接限制了农村幼儿园教师自身的发展。比如所调查的蓝天幼儿园和希望之星幼儿园两所学校的幼儿园教师平均工资在2000元左右,远远低于其他行业,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这个现状加以重视,一方面增加对乡镇地区相关方面的资金预算数,稳定教育经费的来源,改善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完善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幼儿园的整体规模。另一方面,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收入,切实落实“五险一金”政策,保障相关福利待遇,对农村幼儿园教师增加适当的编制。
各学校需要对现有的教学制度予以改革与加强,通常,高校的教学方式依然沿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来予以开展,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实践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导致教师虽然具有丰厚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对理论知识如何加以应用,缺不能做到得心应手。要根据专业化要求,改革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既要注重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性和研究性,又要注重将所学习到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知识,通过改革教学策略的反思,来确保在理论知识获得提升的同时,相关实践知识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增加实习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获得在幼教机构实践、观察、调查和反思的经历,在于儿童、家长、社区互动中获得知识、技能与专业态度,增强实践能力,改变长期以来幼儿教师培养与时间脱节的问题,走出校园进入幼儿园需进行二次培训方能适应工作的状况,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独立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二)营造教师专业发展氛围
余杭地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报告(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