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研究创新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师的成长过程天然地带有创造性的特点,一个教师完全有可能,也完全应该在这种劳动中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新的教育知识。”[ 姜秀颖.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自身修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9)]对于现代教师来说,只有富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创设出有创造性的环境,才能造就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孩子。一个教师教法之创新不仅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更要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手段上。我们要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我们只有树立创新意识,探求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塑造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幼儿。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当前,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幼儿教师不仅要学会分析、专研和思考,而且在选题、查阅文献、取样和运用科研方法、整理分析资料能力和撰写报告能力等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幼儿教师完成有“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另外,“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幼儿教师要转变观念、强化科技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其他先进的教学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方法
(四)重视行为的修养
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塑造一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伟大事业。教师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因为如此,教师对自身的素质要求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首先要有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行为,才能以之抚育青少年学生。教师的世界观、品德行为、生活作风,以及对待种种事物、现象的态度,对学生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有威信的教师,也就是由于他优秀的品行、丰富的知识、热诚的教导而赢得了学生的敬仰爱戴,他的影响会在学生身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常说,教师事业都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要做到为人师表。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做学生的榜样,对学生要从爱护出发,循循善诱、不粗暴训斥、对后进学生不辱骂、不挖苦讽刺,什么“朽木不可雕”、扶不起的阿斗”、“笨蛋”、“破烂货”之类的话。只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损害师生之间的感情而无济于事。在学生面前讲话要注意谦虚谨慎,不夸夸其谈、不讲粗话丑话,不再人前背后谈论别人长短,或者高谈生活琐事、小道传闻而忘乎所以,以免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我们要求学生守纪律、有秩序,也就要严格地约束自己。上班上课不迟到,预备铃一响就进入教室,督促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上课时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和蔼可亲,既不要板着脸过于生硬,又不要嘻笑无度、失之轻佻。对不守纪律、完成作业不认真的学生,教师要摸清情况,要认真细致的做好说教工作,使幼儿改掉不好的行为。而不能搞体罚或变相体罚而引起逆反心理。教师讲课要仪态端庄、落落大方,不可随随便便地站无站相、坐无坐姿。作为教师穿着打扮力求朴素、大方、整洁。既不要邋里邋遢,也不要妖艳奇特。因为,教师的仪表是“为人师表”的第一表现,应该以“庄重大方、清新高雅、健美朴实、和谐得体”为最佳。
苏联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详细说过:“首先是教师品格的熏陶、行为的教育、然后是专门技能的训练,不经过这样的步骤,任何一个教师也不能成为很好的教师。”[ 鲍惠玲.试论新时期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1)]说明了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应该何等重视本身的品德行为的修养。正所谓“学正为师、身正为表”,才能做学生的表率。
三、结论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幼儿教师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职责。针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应当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做好专业知识的培养,并帮助他们融入教学情境,通过实践活动提升专业技能。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并且加强专业知识的累积,积极运用专业技能,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姜秀颖.浅谈如何提高教师自身修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9)
[2] 鲍惠玲.试论新时期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1)
[3] 金冶.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理论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2(01)
[4] 陈李雯.幼儿园教师文化素养提升“五步曲”[J].当代学前教育.2008(02)
[5] 郭晓芳.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J].学园.2013(35)
试论新时期幼儿园教师的个人修养(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