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摘要]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教育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会导致孩子不同的教育。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高,许多家长的教育理念与行为都有巨大的转变,他们能够为幼儿的发展创建有利的、健康的生活环境,并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教育。但是也有一些家长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满足孩子正常的需求,不利于孩子教育的培养,甚至一部分家长由于教育理念与态度不正确,而对孩子的教育培养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培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指出家庭氛围在幼儿教育培养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家庭教育中促进幼儿性格培养,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家庭氛围,教育培养,幼儿性格
一、幼儿教育培养概述
家庭教育对幼儿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幼儿园教育无法取代的。家长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幼儿的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形成。可是,许多家长并不了解如何正确地教育幼儿。据调查,当问到家长对教育机构教育内容的期望时,51%的家长期望幼教机构加强对幼儿进行读书写字方面的训练,仅2.5%的家长认为幼儿文明行为的培养是重要的。这说明家庭教育重智轻德的现象比较普遍。宋代文学家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智。”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志气,没有良好的品德,是什么也干不成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是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的基础。而幼儿教育的培养容易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性格培养,语言表达,品行发展等都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1、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
幼儿期是性格开始形成的时期,家长对幼儿性格结构的诸方面都应重视,抓紧幼儿期性格的培养,这对孩子一生良好性格的形成与稳定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性格跟人的成才与否、学习、生活、事业成就,跟人际交往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重视幼儿性格的培养。
传统教育观念强调“家长制”作风、权威型家长,强调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以家长的意愿为主和对儿童的高教育目标,最终导致“孩子是家长意愿的替代者”、“孩子是家长自己愿望的体现者”、“孩子的教育成果是家长强制下的产物”的传统亲子观。而目前,现代家庭教育观念中平等、民主、和谐的亲子观正在形成。例如,在兰州市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查中发现,68. 2%的家长不同意“家里的事情家长说了算”的说法。[ 王化丽.对兰州市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查分析[J]文化教育,2005(4);152.]根据对东北三省(吉林、辽宁和黑龙江)1 085名幼儿家长进行的家庭教育观念调查也发现,94. 7%的家长认为“适当听取孩子的意见,满足其合理要求”,只有1. 7%的家长认为“应一切听从家长安排。
同时.调查还发现,虽然幼儿家长传统教育观念中的“家长制”正在逐渐消失,平等的亲子观正在逐渐占主导,但许多幼儿家长仍缺少把儿童视为是独立个体的儿童观。例如,虽然调查发现86. 7%的幼儿家长承认“家长和孩子是平等”的观点,但承认“孩子是独立个体”的家长并不多,只有11.3%,甚至有2. 0%的家长认为“孩子是个人私有财产”,而且,虽然32. 2%的家长承认“孩子经常对父母的教育发表意见”,48. 6%的家长承认“孩子偶尔会对父母的教育发表意见”,但仍有21. 1%的家长承认“孩子很少对父母的教育发表意见”。可见,平等的亲子观正在形成阶段,仍存在一些尚需改善的方面。[ 盖笑松,杨世君,孙蕾.中国儿童的人学准备[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5-19.]
2、家庭氛围中影响幼儿教育发展的因素
(1)、家庭教育的概述
论家庭氛围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