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探析——浅谈幼儿敏感期
我们生命中的某个时间段,孩子会对自己所在环境中的秩序很感兴趣,因为秩序会根据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孩子会因为环境中移动了某些东西而放声大哭。
(2)经历秩序敏感期后,孩子会获得感官分类的能力。
秩序敏感期是通过环境中的作息制度表现出来,在活动中存在一些固定模式,每天重复这些模式,在孩子经历的这个秩序敏感期之后,他就会获得将感官分类的能力,因为他已经将秩序内化了。
7、数学敏感期(4.5岁)
(1)4.5岁对书写也感兴趣;
孩子会数1、2、10、5、8,因为没人告诉她应该按照顺序来数,孩子其实是愿意经历学习数字和数学的过程的。4.5岁对写也感兴趣,所以他会愿意去写数字符号。
(2)孩子在3-6的环境中通过感官经验来学习数学。
在蒙台梭利3-6的环境中,孩子是通过感官教育来学习数量的概念和四则运算的,从通过手的直接触摸数字砂纸板开始对数字有感官上的认识,加上语言,把声音、符号做配对。当孩子对数字掌握之后,就会加入量,同样,也是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将数与量进行结合。蒙台梭利的数学区域是一个丰富的,同时又是富于科学的区域。
8、行为规范、礼仪敏感期(2.5岁-6岁)
(1)在环境中没有教具呈现;
(2)成人是孩子的角色模范;
(3)孩子有强烈的模仿成人的欲望。
(三)敏感期案例分析
笔者的儿子2周岁左右的时候,早上起床,因为笔者容易掉头发,所以经常枕头上会有留下的头发丝,在他那个年龄段的时候,笔者发现他经常会在起床后,伸手去捡枕头上的头发丝。起初的时候笔者并没有留意,只是单纯的认为孩子因为好奇,所以捡东西,仅仅是为了好玩。但是,当笔者发现他连续好几天都发生这种情况之后,就开始观察他。当他捡头发丝的时候,神情非常的专注,小嘴嘟嘟着,眼睛直勾勾盯着头发丝,手部的动作是大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同时去抓一根头发丝。后来,笔者才知道,儿子当时是处于细节敏感期,而也正是这样的敏感期,让他去认识感知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同时,也培养了他的专注力。
三、参考文献
著作:
[1]玛丽亚.蒙台梭利 有吸收力的心灵 [M]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原版翻译教材: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1 85-91
[2]阿黛尔.法伯 伊莱恩.玛兹丽施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 [M] 青豆父母学习书系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5 41-57
[3]Lynne Lawrence 蒙台梭利英文的读与写 [M] 蒙台梭利实物2 及幼文化 2000.2 181-195
[4]Lesley Britton 蒙台梭利游戏与学习 [M] 蒙台梭利实物1 及幼文化 2000.2 53-81
[5]玛丽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育儿全书 [M] 哈佛大学典藏文库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6.2 337-369
[6]段云波 蒙台梭利育儿经 [M] 中国蒙台梭利协会认证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2.1 8-16
[7]刘文 创造性人格与儿童气质研究 [M]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7.2 444-455
[8]刘文 段云波 科学的蒙台梭利教育 [M] 国际标准蒙台梭利教育丛书 世界儿童出版社2011 223-244
[9] 丽丝.艾略特博士 小脑袋里的秘密 [M] 父母如何帮助宝宝更聪明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3.7 416-458
电子文献:
[1] 主要作者:梁志燊 段云波 电子文献题名:[中国蒙台梭利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来自中国蒙台梭利协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