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
目 录 1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2
(一)对巩固学前儿童的道德起到扎好根基的作用 2
(二)对塑造学前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起到重要作用 3
(三)家庭道德教育有利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 4
二、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4
(一)重学习成绩而轻德育教育 4
(二)追求身体健康却忽略心理健康 4
(三)缺乏爱和诚信的教育 5
1.爱的教育缺乏 5
2.诚信教育缺乏 5
三、加强学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建议 6
(一)家长应树立正常的德育教育观念 6
1.正确的价值观 6
2.科学的育儿观 6
(二)家长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 6
1.提升文化素质 6
2.提升心理素质 7
(三)创设良好道德家庭环境 7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一)对巩固学前儿童的道德起到扎好根基的作用
当代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概况为八个阶段。他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固定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是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由各种矛盾和冲突所决定的发展危机。只有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者冲突才有助于个体形成积极、健全的人格,从而有助于形成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否则,个体将可能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以及不健全的人格,形成某些不良的道德品质。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幼儿期是幼儿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在早期,不管家长说什么;不论家长说的对不对,孩子都会深信不疑。假若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家长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即使孩子每天只接受一点的道德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早期品质教育中,采取一种可有可无的或者想等孩子年龄大一些的时候自己选择他们的价值观的想法,因为一旦孩子稍大一点进入学龄期,他们就会受到更多周围同伴、同学的影响,如果这时孩子道德根基不牢固,他的内心没有一个学习怎么样正确行事的参考体系,那么他就很容易接受别人的价值观或者他的行事完全示心情而定,这对孩子自己或者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国家而言都不是个好的事情。而在早期由道德根基牢固的父母进行帮助和引导的孩子道德根基比较牢固,因此别的价值观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想象的。因此,对学前儿童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对塑造学前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起到重要作用
每个人在人生中所作的全部选择都将受到内心道德的左右,所以道德品质对孩子来说万分的重要。一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孩子他会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会想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更好相处的人;他会希望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因此他会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做选择。而一个缺乏同情心、爱心、且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面对选择时较少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往往会把自己的得失放在第一位。重要的是,一个缺乏同情心、没有爱心、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成长为冷漠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成人。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一个人快乐与否和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有很大关系;一个人的快乐和他在道德价值驱使下所做的行为有很大关联呢?因为人们在失去原则的同时往往会失去内心的平和。
贝多芬曾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金钱只能维持一时的快乐,一个人要保持永久的快乐必须建立在良好的道德品质上。所以,家长们在想尽办法给我们的孩子优越的物质条件、以及好的学校教育外,还应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因为孩子的快乐建立在清晰坚实的道德价值中。
(三)家庭道德教育有利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
学前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