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在使用和维护阶段是项目产生作用的阶段,是项目寿命周期成本中占有重要比例的阶段,因此要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是寿命周期成本降到最低并做到其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实践证明,在一定范围内,工程项目的建造费用和使用维护费用之间存在对立的关系,一般是此消彼长的,即建造费用上升,使用和维护的费用降低,相反亦然。
4.5.2国内外对项目使用和维护的管理方法
国外对项目使用和维护的计算方法与技术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和应用,比较成熟的技术与方法主要有确定性方法,不确定性方法,和基于项目成本数据库的方法。
我们国家对未来成本的控制,目前主要采用类似工程法和对年度周期发生的成本进行预测这两种方法,由于寿命周期成分析时间跨度较长,每年的年度周期成本历史数据会形成一个时间序列,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时间序列进行推测【3】。若审查年的实际年度周期成本和通过预测得到的年度周期成本相差不大,我们也可以认为是经济合理的,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行事前控制,也可以不断地对寿命周期成本进行调整,以弥补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所带来的系统误差。
我们要借鉴国外对于未来适用维护成本的计算方法与技术,结合我们国家国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4.6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评估方法
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权益分析法、费用效率法,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时,应从寿命周期成本和系统效率的关系进行研究。
权益分析法是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采用多个要素来衡量项目效果,对这些要素做适当处理就需要权衡分析,进行有效的权衡分析是寿命周期成本评价的重要特点,进行有效的权衡分析可达到项目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的节省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由于系统的目的不同,系统效率的具体表现方式也不同,用来表示系统效率的量值很多.它可以用完成任务的数量、年平均量、维修度、后勤支援效率、开动率、可靠度等表示,也可以用销售额、界限利润、产值、附加价值等表示,在任何情况下系统效率都必须进行定量计算【10】。对于寿命周期成本的估算,应尽可能在系统开发的初期进行,费用估算的方法主要有费用模型估算法、参数估算法、类比估算法等。
第五章 结论
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系统较复杂,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应该本着QDCA的科学管理原则(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整策略),进行控制,从而赢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涉及到建筑市场商品经济各参与要素,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3】,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多年发展下,早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中所提及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使用维护阶段的各个环节里将工程造价管理与策划、设计、实施及使用有机结合,通过工程造价分析指导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以期获得理想效果,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钱闪光,李云,全过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对比研究,西部探矿工程,2010.
[2]王善丽,建筑工程造价的经济合理控制.山西建筑,2007.
[3]周和生,尹贻林,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4]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董士波,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工程造价管理,2003.
[6]刘红请,试谈全面造价管理.山西建筑,2003.
[7]戚安邦,孙贤伟,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8]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实务,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9]龚维丽,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10]李建峰.工程计价与造价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