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体系是以组织机构为框架支撑,以资源为基础通过规定合理的程序和过程而达到一定的目的的一系列组织活动的总称。一个完善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完整的组织机构。一个完整的建筑成本管理体系必须有完整的组织机构,
保证成本管理活动的有效运行。我们可以根据工程项目不同的特性,因地制宜的建立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
2、明确的成本目标和岗位职责。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体系对企业各部门和施工
项目的各管理岗位制定明确的成本目标和岗位职责。岗位职责和目标可以包含在实施细则和工作手册中,岗位职责一定要考虑全面、分工明确,防止出现管理盲区。
3、明确的运行程序。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系统必须有明确的运行程序,内容包
括成本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工作手册、管理流程、信息载体和传递方式等。
4、规范的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建筑工程成本核算是在成本范围内,以货币为
计量单位,以实施项目成本直接耗费为对象,在区分收支类别和岗位成本责任的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方法,正确组织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全面反映施工项目成本耗费的一个核算过程。
5、严格的考核。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体系应包括严格的考核制度,考核包括施
工项目成本考核和成本管理体系和运行质量考核。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是项目施工成本全过程的实施控制,因此,考核也是全过程的实时考核,并不是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的最终考核。
(二)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体系的内容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围绕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形成过程,对成本目标的优化在成本预测体系、成本控制体系、信息流通体系三条线上交叉进行保证。
1、成本预测体系。在企业经营整体目标指导下,通过成本的预测、决策和计划确定目标成本,目标成本再进一步分解到企业各层次、各部门,以及生产各环节、形成明确的成本目标,层层落实保证成本管理控制的具体实施。
2、成本控制体系。围绕着工程项目,企业从纵向上(各层次)和横向上(各部门以及全体人员),根据分解的成本目标,对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具体内容包括在投标过程中对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计划的事前控制,对施工阶段成本计划实施的事中控制和交工验收成本结算评价的事后控制。根据各阶段、各条线上成本信息的反馈,对成本目标的优化控制进行监督并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施工项目成本限制在计划目标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3、信息流通体系。信息流通体系是对成本形成过程中有关成本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的系统。企业各层次、各部门及生产各环节对成本形成过程中实际成本信息进行收集和反馈,用数据及时、准确地反映成本管理控制中的情况。
(三)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体系的要求
建立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体系,是为了发挥企业整体优势和机构协调的作用,借以指导、推动、保证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正常进行。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有关部门和岗位的设置要符合施工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要做到在符合经济管理客观需要和科学、合理的条件下,设置管理部门和管理岗位。建立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如下。
1、正确处理公司管理层次与顶目管理层次的关系。
2、正确处理项目管理层次与劳务分包层次的关系。
3、完善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内部配套工作
4、配套完善其他的管理系统
5、认真解决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
我国建筑工程中的成本管理研究(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