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决策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正文】:
中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一个巨大成果就是在国民经济中萌生和发展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民营经济。民营经济虽然与传统国有经济有着不同的运行方式,但是由于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先天适应性使其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另一只翅膀,与国有经济共同支撑和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其在发展生产力,培植地方财源,扩大劳动就业,促进公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创造地区经济繁荣,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是新时期我国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必将进一步激发市场经济活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提供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机遇伴随着挑战,未来的市场竞争必将愈来愈激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民营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大显身手,如何在发展中解决存在的问题,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一、促进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 民营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1.民营企业的概念
什么是民营企业?对此至少有三种不同理解:
最广义的“民营企业”,是指除国有国营企业之外的一切企业,不仅包括非国有成分的所有企业,并且包括以承包、租赁等方式将经营权整体交由自然人(或者非国有单位)的国有企业(即所谓“国有民营企业”),其界定的标准是企业的经营权而非所有(股)权。
涵盖范围稍小的“民营企业”,是指除国有企业和外商(包括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包括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私营和集体成分为主的股份制企业和以这些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 ,其界定的标准是企业投资者的性质也即企业的所有(股)权的性质。
最狭义的“民营企业”仅指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私营企业”这个概念由于历史原因不易摆脱歧视色彩,无论是私营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雇员或者有意推动私营企业发展的社会工作者,都倾向于使用中性的“民营企业”这个名称,这就使“民营企业”在许多情况下成为私营企业的别称。
本文在“民营企业”这一概念的应用上主要以最狭义的为主,即仅指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
2.民营企业的特征
民营企业自诞生到今天,就一直以其灵活多变的经营管理模式取得了长足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特征:
(1)资本、风险高度集中。民营企业资本高度集中于企业主本人,投资的收益和风险也高度集中于企业主本人。
(2)决策管理权二者合一。在目前阶段,决策权与经营权、主要投资者与主要管理者的身份仍呈高度的二者合一态势,企业主往往“一身二任”。
(3)发展快速,总量增长。据统计,民营企业户数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产值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
(4)规模扩大,领域拓展。一是资本规模扩大。二是发展领域逐步拓宽。民营企业投资经营领域从以第三产业为主逐步向一、二、三产业的各个方面发展。
(5)形式多样,结构优化。民营企业组织形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更加符合市场主流发展的要求。
(6)地位提高,作用增强。民营企业在解决就业、增加税收、社会公益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1.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
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第二产业中的竞争性领域和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在文化、体育、娱乐、休闲以及中介、法律咨询、物流配送等新兴服务业中发展迅速,在咨询顾问、律师、会计等领域已经成为主力军,近来,又开始向计算机应用、技术服务等高新技术领域发展。
2.民营企业地区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东部及沿海地区
从民营企业的分布看,2002年东部地区企业户数占全国的68.9%,中部占17.3%,西部占13.8%;从个体工商户分布来看,东部占48.2%,中部占31.6%,西部占20.2%。2002年,民营企业户数过10万户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北京都集中在东部,规模大、影响大的企业大多也集中在东部。
3.民营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实力增强,自身素质逐步提高
根据2004年度全国工商联上规模民营会员企业分析报告的有关数据,入围企业营业收入总额1.2亿元以上的有1582家,其中第一位的已达355亿。资产总额5亿元以上的企业378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超过100家。民营企业家在“非典”等突发性事件上表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实施光彩项目9765个;民营企业纳税意识增强,2002年纳税增长率达24.65%,高于利润增长率。
4.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方兴未艾,引领民营经济产业新方向
目前,已有500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与国内5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民营科技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通信设备、仪表、生物医药和材料技术等技术密集型领域,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三)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思考及对策8(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