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企业在市场中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大型企业在满足市场对某类产品的大量需求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对很多产品的少量需求,大型企业进行生产显得很不经济,因而不屑一顾。中小企业在满足顾客对某些产品的少量需求或特殊需求方面,能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拾遗补缺,这是中小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客观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居民购买力的提高,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即市场需求的品种多,而每个品种需求量却不大,这就要求企业进行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中小企业在适应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生活方面,正好能大显身手,发挥优势。
(2)、中小企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各国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需要就业;现有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也要优化组合,游离出一部分劳动力下岗;还有一些企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被缩小规模或被淘汰,也造成相当一部分失业人口面临着重新就业。总之,各国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也不例外。建立和发展中小企业,是安置就业人口的重要渠道,我国中小企业吸收的劳动力约占全国企业职工总数的75%;中小企业投资少,上得快,又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劳动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不像大型企业那样严格。因此,在吸收大量劳动力方面,显示出很大优势。我国城乡中小企业的发展,十几年来安置了1.9亿的就业人口,大大减轻了就业压力,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在经济调整时期或在发展中调整产业结构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衰退时期,都游离出大量的失业人口,多数是靠中小企业加以吸收,起到了就业的“蓄水池”作用。即使是在发展时期,大型企业增加的就业机会也较少;而中小企业的发展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大大领先于大型企业。
(3)、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作用明显。中小企业在与大型企业的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每年都有一批小企业倒闭。这种竞争的压力促使中小企业从技术创新中谋求出路,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占领各种缝隙市场。竞争成为中小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强大动力,从而使不少中小企业成为新技术开发的重要来源,而且技术开发的成功率比大型企业高。许多重要的产品技术和重大发明,如晶体管、电视机、彩色胶卷等都首先在中小企业开发成功推向市场的。据统计,德国的科研成果中,有70%的发明创造和最新工艺来自中小企业,在最近10年德国的27项重大发明中,有20项是中小企业搞出来的。美国新技术的发明70%也是来自中小企业。据日本中小型企业厅的调查,技术开发成功率达20%-100%的中小企业占中小企业总数的49.9%,而大型企业技术开发成功率达20%-100%的,占大型企业总数的只有22.4%。中小企业技术开发周期也较短,把创新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也比大型企业快。因此,中小企业对社会生产的技术创新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新产品、新企业和新兴产品的重要源泉。
二、什么是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990年,美国学者哈默和普拉哈拉德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随后国际国内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也众说纷纭。那么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呢?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整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是以企业文化为基础,基于管理力上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小企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个性,采取各种形式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不过,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不单单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更为严重的而是有些中小企业根本意识不到企业中存在核心竞争力,并且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也存在很多误区。如:把企业竞争优势认作企业核心竞争力、把企业一般意义的资源认作核心竞争力以及把企业某一方面的能力认作核心竞争力等等。这些认识上的不足,导致我国中小企业不能真正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当务之急是转变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变认识上的误区,使企业对核心竞争力有一个清晰、准确、完整、科学的理解。那么,什么是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
(一)、拾遗补缺的配套能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