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在资金、规模、人力上与大型企业相比都不具有优势,所以,中小企业在实现市场需求的整个价值链中必须具有别人无法比拟的、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也只能选择增值活动较低的、大企业“看不上”或不感兴趣的市场空缺的业务领域,如制造加工、仓储运输、零售等,而对增值活动大的关键环节如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则由大企业控制。不过,中小企业也有很多大型企业不具备的优势:机构简单灵活、反应灵敏、执行速率高、危机感强烈等。这些优势也对中小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独特的战略眼光,周密的战略部署,高效的战略执行,瞬间占领市场。还应该审时度势,既不挑战市场领导者,也不能白费精力追随其后,而是按照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去选择符合自己实际发展的业务之路,这样既可以开发一个或若干个有利可图的“角落”市场,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与大企业直接较量的风险,使自己获得一个快速长大的环境。从根本上来说,中小企业就是要制定“大厂遗漏我们拣,大厂缺的我们补,大厂不做的我们做”的经营方针,不以利小而不为,只要是客户需要,不限规格和数量。因此,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应体现在给大企业的配套辅助上,成为大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必要一环。
(二)、专业化及成本优势能力
据了解,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领导者认为专业化经营只能是企业维持现状、十分保守的经营方式,而当企业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就应当进行多元化经营,这才是中小企业寻求规模扩张、利润增长、分散风险的最终发展之路。显然,他们并没有真正注意到专业化的优势,也没有全面考虑怎样实行多元化,其后果是什么,而是觉得企业要发展必须走多元化的路子,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企业盲目实施多元化经营,其结果往往不是增强而是损害了核心竞争力。由于资源和实力的限制,中小企业在经营领域上不可能太宽,必须摒弃“小而全”的经营思想,应该把更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以及领导者的注意力放到企业的“专”、“精”、“高”上,集中于某一两个环节专业化经营,这样一方面通过经验积累不断增强该环节自身的能力,如加工型企业的制造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下的成本优势。凭借比竞争对手更高质量、更低成本满足某一专门领域的市场需求完全可以成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天津市天荣服装有限公司组建于1988年,多年专业生产国家行政执法人员制服。该厂坚持“客户就是上帝”的宗旨,“为了明天更好,必须从今天努力”的理念,“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方针,把每一天都当作工作的起点,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工艺生产,售后服务周到,成为天津市唯一一家标志服装定点生产公司,也受到了全国各省市综合执法队伍的关注。
(三)、优质、个性化服务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适合自己个性化的生活。千篇一律的大批量生产与服务,逐步为具有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所替代。按顾客需求进行定制或提供个性化服务能更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在有些情况下,最好的线索来自于对顾客所遇到的问题和投诉的警觉;当顾客说“要是…就”的时候,要留心倾听。如果能够正确利用的话,这些信息往往意味着有价值的顾客、市场、技术机会。及早而快速地采取行动,抓住新出现的机会,往往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注1)另外,企业也可以与顾客建立长期全方位合作关系,针对顾客需求特点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建立起顾客忠诚度,并进而不断发展新顾客。此外,还要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这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一种开放的、尊重个人、尊重顾客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最需要的,它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对手更快更好的能力,这样企业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和市场,及时熟悉、解决新问题。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要努力在内部创建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进而不断为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基于管理能力的创新能力
21世纪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小企业需要用新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性思维来解决新的问题,创新成为企业管理的主题。在我国,中小企业搞不活和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出资不到位、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混乱等,使得企业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在管理上转变观念,在管理观念及能力上进行创新,抛弃那种经验式、粗放式、家长专断式的随意管理,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结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制度,辅之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不仅要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更要发挥管理中人的作用,完善企业中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解决企业中围绕人产生的不确定因素并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努力使管理做到“上者,不为人知”的境界。另外,还要整合中小企业中各种资源,把产学研紧密结合开展管理创新研究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将理论研究成果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所以,我国中小企业要善于建立以管理创新能力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新的游戏规则使传统优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对落后,倒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可行突破口。
三、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日益显著,且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要完全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及管理模式,改变企业被动消极的价值观、生存观,更要在这种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发现新资源,利用新资源,开拓新市场,以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能够很好地迎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益严峻的挑战,除了需要得到政府及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构建并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成为首选,也是必然的选择。
(一)、构建和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中小企业长期根本性战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