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用人只有标准的58%,社会和员工却并不满意 图10
6、全方位做好沟通工作。
一是加强内部沟通,特别是总经理与几位副总经理间的沟通。因为正副总经理们均由省公司直接任命,内部中层干部实行首长负责制时,必须克服这一不利条件,使管理行为有效传递。二是加强与上级的沟通,使上级充分理解海州公司实行首长负责制、推行目标管理正是为了更好地抓住海州市经济发展迅速的机遇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系统地实现上级要求,从而获得上级支持。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社会的沟通,普及电力基本知识,让社会了解电力的多重属性;让用户配合地方政府做好有序用电工作,克服当前“电荒”的困难,使有限的电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7、提高综合素质,弥补体制不足。在外部改革尚未到位的情况下,海州公司要向国际先进的电力公司看齐,需要总经理能深刻理解改革背景下的中国电力现状,还要有现代管理知识,更要有运用其改造传统工业的勇气;不但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更要有与习惯势力斗争的非凡勇气和意志品质。树立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自加压力,才能克服外在环境因素的不足!
注释:
(注1)1979年2月水利电力部撤销以来,先后经历了1988年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水利电力部撤销,组建能源部。1993年3月,能源部等7个部委撤销,组建电力工业部等6个部委。……1997年1月16日,国家电力公司正式成立。1998年3月,电力工业部撤销,电力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国家经贸委。
(注2)美国加州电力危机:1997年3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开始放松电力管制,1998年4月1日开始按竞争性电力市场运作,实施自愿性电力库模式。1998年、1999年及2000年的1~5月平稳运行。2000年6月开始,随着加州用电需求的强劲增长,电力供应出现供不应求,系统备用容量不足,现货价格飚升,从2~3美分/kW•h左右上涨,即时电价最高曾到过4.00美元/kW•h左右,上涨了近百倍,并且居高不下。美国加州两大公用事业公司太平洋煤气及电力公司(PG&E)和南加州爱迪生公司(SCE),在购买价格居高不下和销售电价被冻结的情况下,负债累累,入不敷出。到2001年1月中下旬,PG&E和SCE累计负债130多亿美元,银行拒绝继续提供信用担保,两电力公司无力从现货市场购买电力供给用户。加州开始出现强制性的分区轮流停电。2001年4月6日,PG&E公司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公用事业申请破产案。电力危机导致加州分区轮流停电。加州电力危机的问题成为全美国、以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注3)国际一流地级供电企业:原国家电力公司研究了日本东京电力、法国EDF、香港中华电力等世界先进电力公司的技术经济指标,结合我国实际制订的用于评价电力企业的标准,采用行政验收形式评定。海州公司前往香港中华电力学习时,由于差距甚远,不敢言称自己为“国际一流”企业。
(注4)水电质协质量管理奖:国家质量管理奖起源于美国的玻多里奇质量管理奖。由于电力企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企业,和美国一样我国也不向电力企业颁发该奖。因此,中国水电质协电力分会自行制订了《全国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水电质[2004]2号),在行业内推行。
(注5)管理事故:由于管理体制不合理,或者沟通渠道不畅,信息变异等因素导致行为结果严重偏离管理动机的预期,甚至产生了与希望相反的结果。“管理事故”一般易发生于不透明的管理环境下。
(注6)1996年生效的《电力法》沿用至今,《电力监管条例》2005年5月1日刚刚生效。
(注7)输电市场:以35千伏及以上的电压受电的电力市场。地级供电公司负责这一市场的供电;县级供电公司负责“配电市场”(即以10千伏及以下的电压受电的电力市场)。县级供电公司资产属于地方政府,非中央企业。
(注8)因地区经济差别无法评价总经理业绩的难题:由于售电量与地方经济紧密相连,为避免地级供电公司经理们都希望到发达地区任职,省公司考核地级供电公司时,通过人为手段平衡业绩。因为利润高(售电量大)的电力企业未必是经营管理优秀的,反之亦然;但显然这样的做法缺乏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科特勒:《科特勒谈营销》,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2、田雨平 周凤鸣:《电力企业安全文化问答》,中国电力出版社。
3、李剑峰:《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4、宋伟良:《WTO与能源营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5、郭继严、王永锡:《中国就业战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6、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与北京大唐发电股份公司 王宏超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香港中电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介绍,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7、彼得•德鲁克:《组织的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8、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若顿:《平衡计分卡》,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9、郑大奇:《人力资源管理——适用法律速查手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10、曾鸣:《电力市场理论及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
11、李鹏:《李鹏电力日记》,中国电力出版社。
12、W•爱德华兹•戴明:《戴明论质量管理》,海南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13、夏禹龙、刘吉、冯之浚、张念椿:《领导科学基础》,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
14、[美]弗雷德.R.戴维:《战略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15、徐联仓,卢盛忠:《管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86年。
16、刘宝华等:《美国电力市场》,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
海州供电公司企业管理现状及其对策(八)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