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部分民营企业都是采用家族式管理,家族式企业利弊兼有,其有利的一面是有利于动员和利用既有的人力资源,降低机会成本,便于理顺利益关系,降低内部沟通成本,降低监督、代理费用,有利于有效地完成原始积累的过程;其不利的一面是在人才资源利用方面具有局限性,压抑了家族外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不利于高科技人才的引进,不利于决策信息的正常传递,不利于先进管理模式的引进,难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家族企业在小企业中比较普遍,在大型、特大型企业中相对较少。因此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一定要突破人才资源和知识结构方面的家族局限,自觉地引进人才,吸纳和利用社会管理资源。
随着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由创业初期那种“不拘一格”掘取财富的利益趋动阶段逐渐向“专业化、规范化”的成就趋动阶段发展,民营企业需要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他们常常会成为支持民企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民企职业经理人一般是从基层的工作岗位做起,了解民企的发展过程和企业运行流程,在成为管理者后,其进入角色较快,发挥作用较明显。如果授以有效的管理理论工具,其会比外行更易于切中要害,解决问题可以一针见血、一步到位;民企职业经理人队伍成员中,多数是专业素质较高,这部分人多数具有极强的发展意识和知识接受意识,对于新思想、新思路,只要能够指导到位、便于应用,是完全可以在民企职业经理人队伍中有效传播的。
随着民营资本持有者自身水平的提高,他们开始注重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和选拔,以及对外招聘一些有社会经验和理论基础的职业经理人。许多民企甚至已经开始成立自己的大学,如海尔培训学院等,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和培训职业经理人队伍。这些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都是其发展的必然,并将为民企的未来拓宽发展道路。同时,民营企业要从企业百年发展需要出发,实施人才高地战略,制定长远人才发展计划,建立健全用人机制,敢于不拘一格招贤纳士,用情感、用事业、用待遇有计划、有步骤地吸纳各类优秀人才,并为之建立职业阶梯计划,通过培训等方式增强人力资本的功能,还要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关键人才”是企业在21世纪竞争中保持主动、赢得优势的第一资源。
(四)不断学习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能够使企业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并且不依附某一个特定的人、产品或技术的一种组织资源。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到了价格竞争仍然普遍存在,但开始让位于创新能力竞争的阶段。创新已成为企业有无竞争力和竞争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因素。在没有创新收益“外溢”的情况下,创新始终是一个有助于企业产品和服务差异性增大、有助于企业战略资产积累、有助于更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有助于大幅度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范畴。成功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家的新的、更大的创新冲动,并由此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创新收益。正泰集团、万向集团、联想集团的实践均表明,强烈的企业创新冲动与偏好,是大幅度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实现企业的更大发展。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组织学习、创新能力。企业必须把个人知识转化成组织资源,留人更要留知识。这就要转变员工职责,做好工作,留下知识;做好知识管理,明确规则,专人负责;做好人员传承,建立替补人培养制度。西子奥的斯就有一条规定,只有培养出接班人才能晋升。 如何建立组织学习能力?通过内部交流与外部请教,只有学习越多,洞察力越强,才能解决萌芽状态的问题。我们的企业得跟一流的企业合作,近距离、高起点学习;与一流的人为伍,高效率、前瞻性地学习。只有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才能共同提高。 如何才能形成组织创新能力?企业不仅要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还要进行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创新的同时也要增强风险控制。
(五)实施品牌战略,持久竞争与发展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信条,只有注重声誉,诚实守信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交易的多次博弈中获得最大利益。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曾有过不守信用的短期行为,败坏了民营企业的声誉。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要求民营企业家们在重新塑造自身信誉上作更多的努力。从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契约履行等方面着手,逐步取信于客户、取信于消费者。而要建立诚信、实行持久竞争,就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和“品牌”经营,那些众多世界品牌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与行为的正确。
美国广告研究专家莱利•莱特有一句名言:“拥有市场将会比拥有工厂更重要,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拥有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是企业发展特别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全球企业已从产品销售发展到品牌营销这一高级阶段,从而进入到品牌经营、品牌竞争的新时代。品牌不仅仅是产品的标志,更是产品质量、性能、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品牌是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根本,是企业良好形象的标志和企业综合优势,它还凝聚着企业的科学管理、市场经营、追求完美的企业精神等诸多文化内涵。企业要想保住市场占有率,赢得市场,就必须创出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品牌。大家熟悉的可口可乐、IBM、麦当劳、宝马、奔驰等著名品牌,也许并不知道它们的生产国别和制造公司(现在已经没有明显的国家与地域区隔),但对这些品牌却家喻户晓,在市场上拥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卖得比别人贵,在消费者中有良好的口碑,它们靠的就是品牌形象与品牌力。 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