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对石油的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国民经济对国际油价的波动将会更加敏感。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报告分析,未来10年内,随着我国进口原油数量的增加,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GDP增长速度的影响逐步增大。据测算,国际油价波动对2000年GDP增长速度的影响是1997年的24.28倍。2010年国际油价波动对GDP增长的影响是1997年的31.88倍。因此,从国家石油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应高度重视我国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障国家石油安全。而鼓励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正是国家石油安全措施的重中之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走出去”开发和利用国外资源是我国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内在驱动力。为此,应加快实施资源国际化战略,鼓励我国石油企业跨出国门,开拓国际油气资源市场。
(三)、实施跨国经营的根本动因。
“入世”后我国将按WTO要求承诺减让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给予外国公司石油石化产品贸易权和分销权,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将面对来自跨国公司的巨大竞争压力。跨国公司将利用“入世”的条件,凭借其在资金、管理、技术、产品、市场营销、服务上的优势,倾力打入中国市场,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为目标,与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展开竞争,“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甚为明显。为此,我国企业只有竞争,别无退路可言,只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才能真正与这些老牌的世界石油公司相竞争和较量。就油气资源而言,由于其资源本身的稀缺性和布局上的极不平衡性,形成极大的国际比较利益差距和巨大的获利空间,尤其是中东海湾地区丰富的油藏和极低的开采成本,更加大了这一差距。海湾地区成了商家必争之地,成了石油大亨和跨国巨头们角逐的对象,同时,海湾地区也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极不稳定的地区之一。我国石油企业应紧紧抓住我国“入世”"带来的国际市场机遇,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跨国经营,扩大商品销售、获取廉价自然资源和国际比较经济利益,最终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二、 中国石油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石油企业竞争力的衡量
波特的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选对产业,并赢得在该产业中的优势地位。企业必须利用价值链创造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特别要经营和控制好价值链上的某些战略环节。普拉哈德和哈默的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持续性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其自身的核心能力,即渗透在企业组织之中的、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企业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在同业竞争格局中的地位;二是与客户之间的讨价还价能力;三是与供应商之间的讨价还价能力;四是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威胁;五是替代产品公司的发展状况。具体来看,由于石油产业自身的特殊性,其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同业竞争和国际化竞争方面,而最终表现为国际化竞争:
1、石油产业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同业竞争
石油作为国际上重要的战略性物资,技术和资本高度密集型,进入壁垒较高;石油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目前还没有哪种能源产品能够有效替代它的地位和作用;石油公司普遍实行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和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的特殊性,使供应商和消费方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对较弱。因此,石油产业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同业竞争。石油石化产业是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从上游勘探开发到下游炼油化工、市场营销等各经营环节,都对创造整体价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石油产业的竞争最终表现为国际化竞争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决定了石油作为一种国际化的商品,其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世界稀缺石油资源的争夺上;随着国际大石油公司纷纷登陆国内市场,国际竞争日趋国内化,特别是炼化产品的质量标准、价格、供货渠道等正在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日益加剧的石油供需矛盾,迫切需要加快实施“走出去”的跨国经营战略,建立稳定的海外石油生产供应基地和安全的运输通道。
因此,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和我国石油市场开放,石油企业的竞争就更直接表现为国际化的竞争,中国石油工业也必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清醒地分析我国石油工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措施,对于国家和企业来讲都是至关紧要的。
(二)、中国石油企业竞争力分析
1、跨国经营程度不如国外大石油石化公司。
跨国程度指数是用来衡量一个跨国企业跨国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由一个跨国公司的国外资产与总资产、国外销售额与总销售额和国外雇员与总雇员三个比率的均值构成的。跨国程度指数越高,表明海外企业相对于母国企业的地位越重要。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于2002年9月发表的“2002年度投资报告”表明,全球最大100家跨国公司的跨国程度平均指数为54.8%,名列前茅的十大跨国公司中,石油巨头占了3位,埃克森美孚公司跨国指数为75.9%,壳牌公司为58%,BP公司为74.9%。与其相比,我国三大石油石化公司尚有很大差距,即使跨国石油收购和经营已经起步,但要跻身于跨国公司行列仍任重而道远。
2、缺乏资源优势,容易受制于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