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近年来也加快了海外拓展市场的步伐。中石化目前已在伊朗、沙特等五个国家参与当地的石油及天然气项目,并已签订了项目协议。其中,中石化国际勘探工程公司于2003年12月在伊朗卡山区块风险勘探中成功打出高产油气井。2004年3月,中石化集团和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及沙特王国石油部签署了鲁卜哈利盆地B区块天然气风险勘探开发协议。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也是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生力军。2002年中海油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三块石油天然气田,特别是以5.58亿美元购买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度尼西亚5个海上油田的部分石油资产,这是目前我国公司并购国外资产数额最大的项目之一。中海油这一跨国资产并购将为其带来每年4000万桶、约500万吨石油的份额,并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商。
但总体而言,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无法与世界大石油公司相抗衡,要打破现有的资源垄断竞争格局,从中分得油气市场的“一杯羹”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对此,我国企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竞争储备,作好打“硬仗”和长期“作战”的准备。通过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效的目标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巩固现有成果,稳妥推进,分步骤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
四、 中国石油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战略和对策。
石油资源的“走出去”主要指:一是要遵循国际石油行业资本运作规律,到海外进行石油开发,占领和拓宽资源渠道,保证我国原油进口的稳定供应,将产油国的政治风波及地区冲突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干扰及影响降到最低;二是要通过建立“石油金融一体化”体系,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积极参与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争取国际石油定价的发言权,这将有利于石油生产者、供应者、消费者规避风险。
(一)、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为了加强石油、石化工业的竞争力,当然从技术上需要采取许多措施。例如人们经常提到的用高新技术改造企业、调整产品和装置结构、扩大企业和装置规模、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减员增效等等。这些措施肯定是必需和有效的。除了这些措施以外,还有几点值得重视:
1、改变观念,加强内部联合,一致对外。
在2000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中,虽然中石化和中石油都进入了前100名,位列68和83。但这种排名只基于经济实力(营业额),而经济实力不等于经济竞争力。例如美国主要经营天然气和电力的安然公司,在500强排名中,曾位列第7,由于经营失误,已申请破产保护。
利润是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00年《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看,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利润为177.1亿美元、中石化为7.2亿美元、中石油为58.1亿美元、中海油为15.02亿美元。说明我国三大石油、石化公司利润的总和,还不及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一半。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三大总公司在规范的市场范围内加强联合,一致应对国外大公司的必要性。要尽量发挥联合的优势,避免将有限的资金、人力、物力用于国内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
2、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取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我国对WTO的各项承诺如市场准入、关税减让、国民待遇等等,有力的改善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和商务条件,已引起各国投资者的关注。与国外大公司相比,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都相形见绌。利用当前良机,积极引进外资,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对提升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能起促进作用。
3、加大取得国外油气资源的力度。
世界各大跨国石油公司,都是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无一不把争取国际油气资源作为加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措施。我国石油工业完全是依靠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经过50多年的努力,已有一支技术素质较强的队伍。在地质、钻井、采油、集输等方面,整体技术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现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合作,分享国外油气资源,具有一定的技术保证和竞争优势。在参与国际油气资源开发上,我们起步已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抓住资源全球化的新机遇加大力度,急起直追,以缓解我国资源供需的矛盾和减小油价波动带来的风险。
4、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