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巨大的现实挑战。目前人才的不断流失,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政治思想工作,经济手段等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因此除了充分发挥我国自己人才的作用外,在当今世界人才争夺战中,也不妨采取主动,向国外聘请一些我国急需的专门人才,为我们所用。例如由于历史的原因,石油、石化企业缺乏熟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有国际化经营和国际化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类人才是不可缺少的。聘用少量这方面有经验的国外专家来进行指导,对减少失误、加快向外扩展市场肯定会有好处。"楚材晋用",古已有之。国内外一些大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已做出了榜样,证明这样做是值得的。
5、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管理制度。
管理是科学,管理能出效益、出人才,已是人们的共识。加入WTO后,不迅速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是很难参与国际竞争的。尽管体制和制度的改革,涉及人事、机构、权益、环境等许多方面的问题,难度较大。但市场竞争是无情和十分激烈的,改革只能加快,不能畏难不前。
(二)、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下的“石油金融一体化”。
应当强调,经济全球化下的竞争已经是实物市场与虚拟市场联动的全方位竞争。当前,不仅国际油市上的操作日趋金融化,期货交易量已经完全脱离了实物供给量与需求量,而且在其价格波动的背后,国际金融资本已经大规模参与到了实物市场中来。应对这样的竞争格局,我们也需要在“走出去”的战略中制定相应的金融对策,要把石油领域的“走出去”与金融领域的“走出去”、石油安全与金融安全联系起来考虑。
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需求量大,在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竞争中基本是处于被动地位。近年来尽管也有一些公司参与期货交易,但一般只停留在套期保值的层面,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很小。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我国的总体利益,据粗略估算,在2004石油价格的暴涨中,我国为1.2亿吨的进口量大约多支付了88亿美元。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是国际市场上新增需求的主要来源国,我们需要大规模参与风险市场的竞争,使我国在市场价格形成与市场游戏规则制定上具有更大影响力。但现时国内在制定产业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决策时,石油天然气产业和金融业是分开考虑的,而目前国际上的趋势是石油和金融已经密不可分了。今年油价之所以涨得这么厉害,并不是供应有问题,而是金融机构与石油组织联手操控的结果。
(三)、构建母国的体制优势和政策支持体系,以利于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
1、健全完善企业海外投资管理体制。
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管理体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外投资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目前海外投资和企业跨国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近些年来,海外投资经济效益较低、重大投资损失事件时有发生,正是管理体制落后的直接反应,如2004年岁末业界广泛关注的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投机期货巨亏5.5亿美元事件的发生。建议成立一个“海外投资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海外投资的战略规划;统一境外项目审批;对境外企业实施监管等职能。
2、积极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双边协定
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鼓励和保护本国对外投资,制定了较完整的法律制度。如美国有“对外投资保证制度”;德国有《对外经济法》。我国也急需专门制定和建立一部相关法律,如《海外投资法》或《海外投资保险法》,鼓励和保护我国企业本土化、国际化,使我国的海外投资能够有法可依。同时,我国政府应在WTO的规则体系下,加快和世界各国签订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
3、完善跨国企业服务体系
首先,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对企业的服务功能,成立“海外投资信息中心”,提供相关的投资信息服务。其次,在海外投资相对较多的国家集中设立“海外投资服务中心”,提供信息咨询,代办申报等服务,把贸易、银行、保险、航运等机构和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集中到一起,使中国厂商在当地投资的全部手续可以在短时间内办妥,以提高效率。最后,由于我国的商业协会大多是半官方的机构,所以可以由政府牵头,协会定期组织行业内的海外投资经验交流会,从而提供给企业一个相互学习,互通信息的平台。
4、加快落实石油战略储备计划 浅析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问题(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