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首先从我国石油供需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出发,论述了我国石油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中国石油企业的竞争力,针对当前中国石油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现状,提出了中国石油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战略和对策。
【关键词】:石油企业 跨国经营 发展战略
【正文】:
石油市场已成为当今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不确定因素之一,而能源问题也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危险瓶颈。据统计,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突破1亿吨大关,中国已成为全球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及赶超新加坡的全球第二大燃料油进口国。从燥动全球一时的"春晓油气之争",到全球性购买油气储备,无不昭示着一点:石油资源对于国民经济来讲,其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中国三大石油石化集团作为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经营的寡头垄断企业,特别是作为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而从事的跨国经营,对确保中国石油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 中国石油企业实施跨国经营的必要性
(一)、当前我国石油供需矛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生产量基本在1.56亿~1.69亿吨之间徘徊,2000年产量达1.626亿吨,2001年增加到1.649亿吨,2003年达到1.698亿吨。但现在东部油田在减产,西部发展比预期慢,海洋油田产量仍较低。据预测,2010年、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将只能分别达到1.75亿吨、1.85亿吨。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2020年预计为1.8亿~2.0亿吨,然后将逐渐下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的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近10年来,中国GDP平均增长9.7%,石油需求年增长5.77%,净进口原油已由1993年的1000万吨/年增长到2004年的1.2亿吨/年,增长了12倍;2003年石油进口量已占到国内消费量的32%。而国内石油生产年均增幅仅为1.2%,石油产量基本保持在1.56~1.69亿吨之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将不得不正视石油安全问题。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分析,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需求将达3.2亿吨,届时石油进口量将达1.6亿吨,我国石油消费50%将靠进口,未来10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需求仍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很可能达到60%~62%,超过美国目前的58%。(见图1)“中国没有第二个大庆”,在近期国内石油储量不可能出现大的突破的情况下,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为代表的作为石油战略性产业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对国家石油安全应责无旁贷、承担重要义务,同时走出国门,实现跨国经营,也是三大集团拓宽生存空间、谋求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图1
资料来源:《石油综合信息》总第259期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二)、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必然性。
进入21世纪初期,我国石油进口量均占年消费量的20%以上,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关于石油进口(进口依存度)与石油安全的关系,目前国际上存在两种说法。一是当一国石油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30%时就会产生安全问题;二是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5000万吨时,国际石油市场的行情变化就会影响到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而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8000万吨以后,就必须运用外交、经济、军事手段来保证石油供应的安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6/6